〈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妙法莲华经》(七卷本)中的第二十五品,又被称为《观世音经》(观音经)。由姚秦鸠摩罗什译长行,隋阇那崛多和笈多补译偈颂。因该经文说观世音菩萨普门圆通之德,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示现三十二应身,普使有情圆成佛道,开周遍法界之门,广济众生。河西王沮渠蒙逊时代,此品举世流通,功验最多,历久不衰。这部经典与〈观自在菩萨章〉(《华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楞严经》),被称为“观音三经”。有情就是众生之意。
众多的抄经卷,迷醉了世人眼,整个藏经洞也是世界级的文化宝藏,佛教经典,书法明珠。众多佛经的抄经体,这是对唐时抄经生们书写经书法的一种认可,从中可以看到唐时楷书成熟,并被大量运用于日常的生活,抄经生作为独特的一群人,沉寂在历史的尘埃中,随着藏经洞的发现,也被广大世人认知,其成熟的楷书,流畅的书写,独特的风格无一不吸引着众多的书法爱好者。
感恩转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