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花专栏第期
aboutMia:认识Mia是MurMurLab工作的关系。她去看完我的第二场个展—“小nìn的一天”。记得当时我们在一个街边的日料小酒馆里相遇,我说的一些意识层面的事感觉她都能理解。后来渐渐发现,我俩还都宅不住,喜欢甜点,也有一颗为美好事物扑腾的心等等好多共同点。有些不同的是,信手拈来的“插花”和花的美,大概能看出我们各自对美好事物感知不同的方式~—samoon
上周六和samoon见面,她的工作间里好多花儿,令人愉悦。走时,她送了我几支眼线百合、木百合,拿着花走在路上,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提起花,你会想到什么?路上擦身而过的男女,人群中拿着花的那个总是最吸引人的目光,路过的人都被花吸引。而手里拿着花的那个人自己也是满心的愉悦。(刚到我家的眼线百合)
(第二天就悄然绽放了,第三天已经快开了)
花儿的故事记得有一次,拿着刚买的荷花,到火锅店吃火锅,进门,服务员看到我手里的花,疲惫消散了大半,两眼放光,嘴角上扬,热情的问我这是什么花,打算用来做什么?还给我找了个适合放花儿的位置。我当时就感受到了植物神奇的力量。和花的故事总是说不尽道不完,古今中外,人们总能通过花获得不少灵感:“每一瞬的花都是独一无二的,和花儿的每一次相处都无法重来,花期短暂,好好珍惜,尽量让自己不留遗憾。”恋恋夏荷好几年前,一到初夏,就常在上海的马路上看到卖荷花、荷叶和莲蓬的人。黑黝黝的皮肤,或在肩上披块毛巾,或戴顶草帽。感觉是很淳朴的劳动者,无奈出来讨生活。每次看到总要买点什么,有时是花,有时是莲蓬,也买过荷叶做美食,阵阵清香让人回味无穷。买回来的荷花,许多时候还没开就散落下来,落败的荷花是灰紫色的,芯像莲蓬一样的形状,但色彩非常鲜亮,有种金灿灿的明媚感,所以花瓣虽然落败了,但仍有一番风味。有一年买了一把观音莲,没过几天其中一朵就盛开了,真是让我高兴了好久。买花的乐趣后来市区的花市陆陆续续地拆除、搬走,路边卖花的人也渐渐地不见了踪影。网上逐渐流行起包月花来,几乎每家我都订过,但还是非常想念逛花市的日子,记得和朋友一起约了,边逛边问,遇到价格合适的,喜欢的就买了装到花袋里。一次可以认识好些花。(有花儿的家)
现在也常常在网上买花,有时也会拍下花儿们和朋友分享,为彼此解压。(和samoon一起买的铁线莲)
出去玩时,也会在采路边的小花儿,在宾馆插上一杯(在咸宁路边采的小花儿)
你是否也向往有花相伴的日子?文/Mia
照片/Mia
在Mia的鼓励下,开了一个群和大家分享“花”和“生活”的小事~感兴趣的??可以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