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蒿子粑粑的来历非凡竟和观音菩萨有关

北京市中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30822/4242623.html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这是唐朝王勃的《仲春郊外》,描写了三月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

三月,是个美好的季节,是人们众相踏青春游的时光。在这个被人们热情讴歌的三月里,有一种传统时令美食,在古老的舒城大地被奉为“经典”——蒿子粑粑!

舒城民间风俗:农历三月三要吃蒿子粑粑。老人们说:“这一天吃蒿子粑粑能粑魂!”

蒿子粑粑

这就是蒿子

【关于蒿子粑粑的来历,有这么一个传说——唐开元26年,也就是公元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拄着拐棍,挎着竹篮,踉踉跄跄地来到干汊河周瑜城的周氏祠堂前,在周瑜画像前烧了三炷香,然后从竹篮里端出一碗叫不出名字的“粑粑”,恭恭敬敬地放好。人们很好奇,不认识这位老奶奶,便问道:“老人家,这是什么粑粑?”老奶奶说:“这是我做的蒿子粑粑。”“好吃吗?”“好吃!”“吃这个有什么用?”“蒿子粑粑能‘粑魂’。今天是三月三,是亡者的纪念日。我是来纪念你们舒城周瑜的,来给周瑜奉上一碗蒿子粑粑,希望周瑜的灵魂被‘粑’上,永不出窍,永远保佑他的家乡——舒城人民这方福地和净土。”在原野上扎(采)蒿子人们好奇,又问:“这蒿子哪里有?蒿子粑粑是怎么做的?”老奶奶告诉大家:“蒿子遍地都有,长于荒野、田间、山岭,要扎(采)回,洗净,搓揉,剁碎,再炒制米粉,配以腊肉,加上盐,兑上水,和在一起,做成粑粑,然后在油锅上煎黄就可吃了。”好香的蒿子人们很敬佩老奶奶,不自觉地问道:“老人家从何处来的呀?”老奶奶没有回答,只是莞尔一笑,向众人微微点头……摇身一变,现出观音菩萨真身。河里清洗、搓揉

蒿子剁碎,腊肉切成小丁

米面炒熟,兑水,加盐,将蒿子、腊肉丁一起搅拌好,即可做成蒿子粑粑

大家惊恐万状,纷纷爬在地上磕头。这时,空中传来观音菩萨慈祥的声音:“今天我是来超渡大家的。蒿草具有抗疟、抗菌、抗寄生虫、解热、解毒、免疫等作用。三月三吃蒿子粑粑,可以保护大家身体健康,不为邪恶所侵!”说着,观音脚踩莲花,一阵轻烟,飘向空中,不见身影。从此,农历三月三,舒城就有吃蒿子粑粑的传统风俗。吃的时候,将做好的蒿子粑粑放在油锅上煎成焦黄即可

舒城蒿子粑粑的品牌是:“鹿起山”野蒿粑粑。

摄影、文字:李卫生来源:美好舒城

协助拍摄:舒城电视台、舒城县餐饮协会

关于舒城蒿子粑粑的来历,你还听说过其它版本的传说故事吗?欢迎写留言分享~~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yinliana.com/glpf/51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