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音老人为什么心经里用观自在菩萨,不

元音老人《心经抉隐》节录

《心经》为什么用“观自在菩萨”这个名字,而不用“观世音菩萨”呢?这是两位菩萨吗?不是,观世音菩萨就是观自在菩萨。

观世音是以因地法行为名

观自在是以果地功德为名

因地:观世音初期修行

是从耳根圆通修起的

他在大海岛上听涨潮落潮的声音,追问自己这听见声音的是谁?听不见声音的又是谁?这即是用耳根听海潮音而圆证菩提的,势不可当。涨潮时,雷霆万钧,闻者丧胆;落潮时,风平浪静,声息毫无。

人们往往认为听到了声音是有闻,没有声音时是无闻。其实,有声音时你听到了声音,没有声音时,你同样也听到了。你听到的是没有声音。如果你没有听到,你怎么会知道没有声音呢?

就像我们的眼睛,看见东西了,就说是见到了。瞎子看不见东西,就说是看不见。其实,他不是不见,还是见了,他看到的是一片黑暗,见到了黑暗也是见。

这就是我们的见性和闻性的作用它是永远不坏的。至于有光无光、有声无声,那是色尘和声尘,不关见性和闻性的事。尘有生灭而性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

能够见色是我们的眼根——眼球完好无缺、能起作用之故。眼球坏了,虽不能照见色尘,但见性还在。犹如电灯泡,灯丝断了,灯泡不亮,但还是有电,不能说没电,只是电灯泡坏了。如果换个好的灯泡,它还是亮的。

所以,不能住在相上。见光是见,见黑还是见。听到声音是听,听到没有声音还是听。

观世音菩萨就从耳根听闻上悟了道。海水涨潮时,潮声生;落潮时,潮声灭。潮声是有生有灭的,但能闻的自性无生灭。正因为它不灭,所以才听到有声和无声。能听声音的闻性是不生不灭,它是恒古常存的。

反闻闻自性,不跟着声音跑,叫作回光返照,即观照。用观照世间的声音,参究竟听见声音者是谁?听不见声音者又是谁?就像禅宗所参的一句话头:念佛者是谁?究竟是谁呢?就是自性,就是我们所说的佛性,一切处都是它的作用。

时时刻刻地观照,除尽习气,方能究竟成佛。观世音菩萨在因行之中,由反闻自性,从耳根下手用功,圆成了无上道。同时,在因中发大愿,凡有众生受苦时,闻其苦声,即以相应之法缘解脱其苦恼,即世间所谓“闻声救苦”。观世音菩萨是由观照这个娑婆世界上的声音而命名的。

果地:观自在菩萨

是以果号命名的

观-一切现象都是佛性的作用。我们明见了佛性,就时时刻刻地观照。

自-就是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就是自性、佛性。我们明白了一切作用都是佛性,而且认识它,真实不疑了,这就是见性,就是我们的本命元辰,就是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

在-见到性后,不迷了,晓得世上一切事物都是空花水月,都是假的、不可得的。《圆觉经》曰:“知是空华,即无轮转。”这时才算是真修。你时时刻刻绵密保护这个性体,时时刻刻观照这个本来,令它在本位上不动摇,不为客观环境所左右,不被物境所牵引,不环境转,时时刻刻长养圣胎,勤除习气。见性以后的修行主要是除习气。所谓习气主要是五盖,五种遮盖自性光明的乌云,即:财、色、名、食、睡。待习气消尽,我执法执也都了了,分段变易二死也就了了,就得大自在了。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青莲师兄结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yinliana.com/glpf/70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