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整理月季区下3月7日回乡,第三轮造园活动开始——九点半到家,在雨水带来的湿润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橙花的芬芳,非常怡人。植物在生长,特别在春天,以一股温柔而有力的干劲展示着生机。对于我这样一个植物爱好者而言,春天是多么富有魅力的季节,甚至可以说植物在春天展现出来的美让我感到某种特别的沉重。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我反倒常常是忧郁的。看啊——荔枝抽出的花芽越来越长,越来越繁盛。(30荔枝树开花)打开院子,我种下的花儿在生长着,不过显得比较小心翼翼,尚未到大盛的时候。上次随意撒下的波斯菊发芽了……(31桂花小树抽了些新芽)(32百合长大了些)(33波斯菊发芽,小小的)今天我带回来打算种植的花草有:月季两株,是前段时间从天狼家买来大苗,分别是果汁阳台(树月季)和小绿。养在阳台的效果很坏,红蜘蛛病害不断,果汁阳台甚至有挂掉之虞。因此我决定趁着万物生长的好天气赶快移植,希望地栽后能“起死回生”吧。(34月季两株,为了方便拿回来剪成光枝了)两棵矾根——这个确实就是新买的。最近我很喜欢观叶植物,矾根是耐阴的多年生植物,也能开低调的小花。(35矾根)松红梅——在阳台养不得,也在将挂未挂之间。(36松红梅)芦莉(粉红花的)和老妈嘱咐一定要种的红花艾——我们家当蔬菜吃,煮汤味道独特。(37芦莉和红花艾)佛甲草和迷迭香——都是新买的。佛甲草是一种小型的多肉植物,非常可爱。迷迭香确实很香,这香味我很喜欢,叶子细碎又整齐,既好闻又可观叶,于是我前后一共买了三盆(株),这一株就拿回来种,希望能通过插扦发扬光大。(38佛甲草)(39迷迭香)细细碎碎的几样:太阳花、碰碰香和黑叶芋(黑叶观音莲)(40太阳花,碰碰香,黑叶芋)差点忘记我还带回几根铁皮石斛茎块,试验放在龙眼树干上看能不能养活。(41铁皮石斛)还带回了四包肥料。(42有机肥)按照计划我今天主要任务是清理B区(月季区),但我看到上次翻的地情况不错,艾草的残根并没有重新萌芽,无需再次整理,我可以先轻松地把这些花草种下,再翻另一边的地。但在种下花草前我还得先做一件上次播撒波斯菊时想到事:给A区(迎宾植物区)造条小径。规划路径原是造园最基本要考虑的事情,路径不但是观赏花草的路线还是平常管理花草所必需的立足点。一开始没考虑是因为我原以为这么小的一块地就不需要再另造路径了,结果是在播撒波斯菊种子的时候才发觉还是需要的,毕竟人手所及不过半径0.5米左右。因此,今天先得确定A区(迎宾植物区)的路径,才能将花草种下——除了两株月季外其他我打算依然种在A区。其实也很好确定,因为地确实就这么小块。我确定百合田前面已挖出的浅沟就是路径。我再挖深一点,就开始简单砌石砖边。砌了一边之后我灵机一动:被白蚁祸害的两块床板不是正好可以用得上吗?于是这条小径不但确定了还很快就基本完工了,就是这个样子的:(43A区小径)尽头我用了一段树桩,在两边种上矾根:(44小径树桩)连接鹅卵石小路的这一头呢,我做了一个尝试——应该是两个尝试:一是埋下一个小陶罐,这是家里的老物,舍不得丢就得利用起来。打算养碗莲或者其他小型水草。二是填充上石块和砂石等用来养多肉植物。现在已经填上的石块是翻土时翻出来的,刚好利用起来,细小的砂石大概需要另外购买,到时候再铺上。一样是水生植物,一样是耐干旱的植物,放在方寸之间进行对比,我觉得是挺有意思的。(45小径与鹅卵石小路连接处的处理)百合花田暗处一头我挖出两棵百合来,因为阳光实在不足,生长不良,开花没指望,得重新选择耐阴植物。而向光的这一头,我则简单搞一个迷你花坛,打算种些可爱的迷你型植物,目前已经种下两株佛甲草。(46迷你花坛)需要强调的是我非常喜欢石头,而且石头在农村是现成的,在这个院子中我会尽量多的运用。造好了这条其实是微不足道的小径之后,接着就是规划月季区的路径。我做决定总是快速而明确的——这是我的优点,肯定也是缺点。最理所当然的想法是沿着排水管铺路,但只要实地考证就会发现并不可行。基于实用性、可行性的考虑,路径还要细化,我很快就画出草图,回来后正式画了一遍,是这样的:(47月季区路径和区域细分示意图)水管基本把地方一分为二,若是就作为路劲则不但太生硬,还变成了“两头不靠岸”的不实用,因此我转而考虑在上面放置花盆等种花器皿,或者用石头砌起花台来,依旧用来种多肉或者一些耐热的花草,这样还更生动些。如图所示,原有的一些限制加入规划的路径,这块地就被划分为A、B、C、D、E1、E2、F、G等八个小版块,其中G版块就是原来划定的C区(藤本植物区)。路径确定,就能分出若干小版块,以后种植花草就能一个版块一个版块地配置花草。现在初步的想法是,首先G块自然还是会种上藤本植物,我现在手上就有一种藤本月季小苗——实验一下能否尝到由小苗养成巨物的喜悦,前段时间我买了一株法国香水,种在阳台且长得不错,我想若移回来地栽肯定更好。蠢蠢欲动想购入的心仪的藤本植物多不胜举,还得慢慢挑。这个区后靠着红墙,而且假设人闲暇时坐在房子屋檐下喝茶看书的话,抬头看到就是这里,理想的当然是希望能看颜色非常美丽的花朵。在这个区域我还考虑如何安置祭天的香炉——是的,自从老爸故去后,我对拜神的事也开始上心了。不是说我改变了唯物主义的信仰和立场,而是我感到确实需要一种心灵的寄托。这座房子大概是我和父亲少有的共同珍视之物,于是我想在这里寄托对父亲的怀念。要安置香炉就得创造一个适宜的小环境:能遮风挡雨的,肃穆安然的,而且要美丽的。一个合适的花园摆设是可选项。A块和B块各有一个我弄不走的橘子树的树桩,各自种上一株可藤可灌的月季,将枝条缠绕在树桩上是一个可行的办法,然后以这株月季为中心进行其他植物的配置。C块和D块是视觉焦点区域,配置的植物要非常具有观赏性。E块分两边,可以作一个缓冲地带,先不急着配置植物,规划中是用来对这个色彩和品种可能会很繁杂的区域进行调节,种几株可修剪的小灌木。F块是卵石路尽头,部分被水池的栏杆挡住,顶上也被部分遮阴,所以可能在植物配置上要跟G块区分开来。今天这一边地经过了平整,那一边的D块则已经种上了我拿回来的两株月季大苗和红花艾、太阳花,随手把过年没吃完的蒜头也埋下,期待着能长出很多蒜头来——然后今年的蒜头大涨价!(48平整好的地)(49种上两株月季)这次的情况就是这样,下次继续——下次要干些什么呢?我想首先是趁着春天的适合天气多种花,然后就挖地铺小径——我相信这将是艰难而有趣的工作。再有一说的是,这次劳动给了我一些珍贵的感触。造园——如同其他任何创造性脑力劳动(写作绘画设计等等)一样,需要你下决心开始,然后有毅力固定投入一定的(当然最好是充裕的)时间和精力,那么在进行中——也只有在进行中,灵感才会不断涌出。相反,若是没有启动,没有持续的投入,一切计划啊设想啊都将是空谈。上次给了自己一朵小红花,这次我依然要给自己一朵小红花。我发觉自己之所以有靠自己徒手造园的想法,是基于一项潜藏的自我认知,就是在潜意识里认为“我能够”。我的动手能力比较强,擅长利用现成材料。认识自我跟认识他人、认识社会同样重要,而且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而人只有在付出中才能认识自我——这点很重要,无包括付出时间、精力、金钱或是感情。等过这个春天的湿润空气弥漫的种植黄金期,我的造园活动可能就会慢下来,我依然每周回来,但回来可能大半是度假,因为我太过热爱,也十分需要这宁静的独处时光了。(/3/8)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