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天气
间断小雨
9~11℃微风
你的名字,
是我最美的遇见!
——涪陵五中
涪陵第五中学校,
你风景依如当年流转于心间!
毕业之后,
才发现对母校的留恋是如此的深沉,
留恋同学间的欢声笑语,
留恋老师的谆谆教导,
留恋三年里的蹉跎岁月,
留恋激情燃烧的中学生活,
……
这其中,有说不出的酸甜苦辣,
有道不明的人生体会。
母校的一切都是那么亲切,
一草一木都牵动出绵绵不绝的回忆,
一砖一瓦都激起了内心深处的感动。
让我们一起重新回到那个书声溢满的教室
和那个永远安静等你的凳子前吧!
老校区篇
你,见过五中的老校区吗?它已经不复存在,但每位学子对它的感情却无法磨灭,每次坐公交车,听着公交车报出“老五中到了”的时候,心中总会有无限感慨,多想下车后,在眼前的是曾经它的模样……
曾经的办公楼,给你人生启迪让你印象最深刻的那位老师,他还在五中吗?那时候你是“科代表”吗?还记得进办公室说的那声“报告”么?
上课时的朗朗书声,下课后靠在教室外的栏杆上聊八卦,畅想人生的画面还是会不经意间浮现,任时光飞逝,所有的一切都变成回忆,才知道那段时光是多么的珍贵!
斑驳的桌面上,放着一台台显微镜,那是多么“昂贵”的仪器呀!还记得第一次用它观察到微小生物时,你内心的悸动吗?
老五中的黄桷树,随着搬迁,它从老五中来到了新五中,在老黄桷树的身上,是否留下了你的脚印,毕业之际,有没有和它来一张亲密的合影!
关于篮球场的老照片,你想起了曾经球场上的那位翩翩少年了吗?每次路过球场,总会忍不住多看几眼,一瞬间的对视就能在心里掀起惊涛骇浪,时过境迁,那位少年你还记得吗?
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宿舍楼里的姐妹和阿姨安抚了我们离家的不适应,曾经用温瓶盖泡方便面、阿姨检查寝室的身影、和室友挑灯夜战……在这里,也许你只有三年的时光,可是宿舍的阿姨们送走了一个三年,又迎来了一个三年……
学校的凉亭迎着天边的彩霞矗立在校园里,同窗坐在这里议题、摆龙门阵的画面依旧历历在目!
学校的旱冰场,我想不少涪陵人都曾在这里摔过跤,可是那又怎样,爬起来,继续!那时我们都是勇敢的孩子,摔跤伤疤都掩盖不了纯真脸上洋溢的笑容。
充满了岁月感的墙壁,上面的每一个字都精心雕琢,曾多少次矗立在它的跟前,细细研读每一个文字,铭记于心!
五中的标志,老五中人们,我知道无论你在哪个地方,看到这个标志,就可以回想起母校的种种,三年的守护或乐、或苦,时光的水滋养了一眸的执念,酝酿过一路的芬芳……
多少次奔跑的身影,汗水挥洒在五中的足球场上,老照片勾起了我们无限的回忆,那是我们成长的足迹,竟然已经一跃而过,照片里的少年们,还好吗?
新校区篇
年,为支持国家三峡工程建设,涪陵五中整体搬迁至涪陵桥南天子殿居委办学,曾经的教学楼被拆除,很多人重返五中,拍下它的模样,慢动作缱绻胶卷,重播默片定格一瞬间……
刚劲有力的“正心养德”四字校训立于威严的五中门前,作为一把标尺,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学子们,即使是离开学校多年的我们也将校训时刻铭记在心。
为什么五中学子身体倍棒儿?因为有“哈儿坡”和晨跑呀,爬坡上坎是每天的必修课,晨跑也形成了五中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早读结束,全校同学以班级为单位,喊着响亮的口号绕着五中跑一圈,沉睡的身体也跟着被叫醒。
在我的眼里,五中的教学楼格外美丽,绿树红墙,靠在教室外的栏杆上,偶有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学习的疲惫与苦恼也一扫而空。
还记得那些年有看不完的书,写不完的作业,每到放假,各科目的老师都会发很多张试卷,而现在我们不会再有留堂作业、考卷试题,课堂提问也已经成为回忆……
一到饭点,五中学子奔向食堂的画面你还能想起吗?那时候有一个词语来形容——“冲饭”!三食堂的米线和抄手、四食堂的豆花饭、五食堂的烧白……你都还记得味道吗?
每天晚上,五中的宿舍楼都会准时断电,偶尔几个小伙伴突然心血来潮,开起了卧谈会,这时门口总会响起熟悉的声音:“还在干啥子,快点睡觉!”
荒地上植上了草坪,水泥地上铺起了塑胶操场,五中学子的课余生活也越来越丰富,那时候出班费购买了篮球、足球、羽毛球等器材,课余时间,班主任也会加入运动大军中来。
如今,校园里面绿树成荫,我们也已离校多年,那些年毕业时,为了拥抱心中的那个人,笑着哭着拥抱了整个班;毕业照总觉得有些难看,但每次看到时会觉得特别的暖。教室、操场、食堂、同窗……是我们怎么忘也忘不了的青春!
百年老校的变迁
年11月11日,
涪陵五中迎来了建校周年华诞。
观众席上,有颤颤巍巍的老人,
有初入社会的青年,还有刚进大学的学子,
都一起来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我们热泪盈眶,感慨万千!
涪陵五中矗立于长江之滨,
底蕴深厚,翰墨飘香,
它见证了百年沧桑,如今桃李芬芳!
▽
清光绪二十九年(年),涪陵五中前身——今四川省、重庆市创办最早的13所新式小学校之一“涪州官立模范高等小学堂”在涪陵城西秦义园诞生,由此拉开了涪陵五中在冠盖里、秦义园持久办学,振兴与发展涪陵现代教育的序幕。
辛亥革命后,年,“涪州官立高等小学堂”改名“涪陵县立高等小学校”,并实施“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新教育方针,执行新的课程标准。
民国九年(年)12月,为解决涪陵高小毕业学生读书难问题,四川省东川道道尹公署批准将涪陵县立中学和涪陵县立高小合办,取名“涪陵县立中小合校”。
民国十年(年)1月,四川省东川道道尹公署委任李述铭为校长。同年春,在秦义园涪陵县立高小设初中部,“涪陵县立中小合校”正式诞生。
民国二十二年(年)秋,根据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规定,涪陵县立中小合校小学部与中学部正式分离,小学部迁育园单设;中学部留原地,定名涪陵县立初级中学校,简称“县中”。
民国三十年(年),涪陵县立初级中学开始办高中,校名改为“涪陵县立中学校”。
年4月,川东区涪陵行政专员公署决定,涪陵城内原有涪陵县立中学校、涪陵县立女子中学校、四川省涪陵中学校3所公立中学合并,实行高、初中分部办学。高中部定名“省立涪陵中学”,校址在秋月门外秦义园,为川东行署文教厅直接联系重点学校。
年7月,涪陵专员公署决定将“涪陵中学高、初中两部分分为两校办理”,初中部即改为‘四川省涪陵第五初级中学校’,今“涪陵五中”之名正式诞生。
年,涪陵五中开始招收高中。
年改名“涪陵第五中学校”。
年定名“四川省涪陵第五中学校”。
年被批准为四川省重点中学。
年,易名为四川省涪陵市第五中学校。
年重庆直辖后,改名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校。
年,被确认为重庆市首批重点中学。
年8月,为支持国家三峡工程建设,涪陵五中整体搬迁至涪陵桥南天子殿居委办学。
年5月,国际部成立。
年11月11日,学校举行建校周年庆典。
年,涪陵五中先后与涪陵七中、涪陵八中、涪陵十中、涪陵十七中、涪陵十八中以及涪陵区大顺中学签订捆绑发展、合作协议。
……
(来源于百度)
涪陵五中,纵观办学百余年,
培养了近10万名学子!
近10年来,
办学规模和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扩大与提高,
先后毕业高中学生2万余人,
高考上线近2万人。
其中本科上线1.6万余人,
重点本科上线7千余人。
有近20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
有近20名学生考为飞行员。
高级2班李智在年高考中
以分的总成绩夺得重庆市高考理科状元,
是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涪陵区首次获得的殊荣,
为涪陵教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辉煌。
涪陵五中,百年名校!
我们怀念它,更感激它!
▽
曾记否?披星戴月地回舍入眠!
曾记否?黎明未逝时书声琅琅!
曾记否?烈阳炙露下操场丽影!
如果,你也曾在这里挥洒过汗水,
为它点个ZAN吧!
(来源: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校)
“每天30张平安夜晚会门票免费送”
中奖名单公布
恭喜以上朋友获得渝东国际商贸城平安夜大型晚会门票2张
年12月18日-12月23日(9:00-12:00,14:30-17:30)
渝东国际商贸城策划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