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观世音菩萨故事二

黑龙江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cgia.cn/news/chanye/1664074.html

在中国,观音菩萨与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一起,被称为四大菩萨,是大慈大悲的化身。他以救苦救难为己任,广修种种善巧方便,因此与娑婆世界的众生结缘最深。在中国民众心中,观音菩萨位居佛教诸大菩萨之首,是我国佛教信徒最崇奉的菩萨,拥有的信徒最多,影响最大。正所谓: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

观世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为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

《大悲经》中称观世音菩萨,于过去无量劫中,早己究竟成佛,名号为“正法明如来”,但其为安乐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众生的道业,故仍然示现为菩萨,倒驾慈航,随缘应世,以三十二应身随处救度受苦众生。观世音菩萨“随类度化”,度化一切众生,不分男女老幼、贫富贵贱,甚至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众生随缘度化,只要虔诚持念菩萨名号,菩萨便会寻声而至。

在无量劫后,阿弥陀佛灭度,观音菩萨作为西方三圣之一,便会在当日成佛,名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继续住持西方极乐世界正法。

《悲华经》记载:过去善持劫中,有世界名为删提岚,当时有一位转轮王叫作无诤念。无诤念王有一大臣名叫宝海,宝海生有一子,名为宝藏。宝藏长大后出家修行,成正等觉,号宝藏如来。

当宝藏如来带领弟子游化到无诤念王治下的安周罗城外的阎浮林暂住,无诤念王得知这一消息,随即亲往阎浮林礼拜供养宝藏如来。听闻佛法之后心生欢喜,便发心供养宝藏佛及其比丘弟子们三个月的衣被、饮食、卧具、汤药等物品,并以七宝、幢幡、宝盖等严饰阎浮林,以上妙香花灯等供养宝藏如来。

无诤念王有一千子,待无诤念王供养宝藏佛及其比丘弟子之后,此一千子全都发心每人供养宝藏佛及其比丘弟子三月。无诤念王的长子名为不眴,供养宝藏佛及其比丘弟子三月的饮食汤药等物之后,还以八万四千金龙头璎,以及各种物品供佛及僧。

如是不眴等一千王子每人供佛斋僧三月之后,大臣宝海亦发心供佛及僧七年,并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立志成佛。而无诤念王及其千子都只是发心求人天福报,希望来世做转轮圣王或者生天享福。

后来,在宝藏如来的教化和大臣宝海的劝说下,无诤念王以及千子都先后发菩提心,志成佛道。随即,宝藏如来为无诤念王改名无量清净,经中也称之为无量净王。宝藏如来并为无量净王授记:“过一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入第二恒河沙等阿僧祇劫,是时世界转名安乐,汝于是时当得作佛,号无量寿如来……”无量寿即是梵语阿弥陀的汉译,无量净王即是阿弥陀佛的前身。

接着,宝海劝不眴太子以三月供佛斋僧的功德,发菩提心,回向佛道。不眴太子发菩提心,在宝藏如来面前发愿说:“世尊!今我以大音声告诸众生:我之所有一切善根,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我行菩萨道时,若有众生受诸苦恼恐怖等事,退失正法堕大暗处,忧愁孤穷,无有救护,无依无舍。若能念我,称我名字,若其为我天耳所闻,天眼所见,是众生等若不得免斯苦恼者,我终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宝藏如来随即对不眴太子说:“善男子,汝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苦恼故,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今当字汝为观世音。”不眴太子即是观世音菩萨的前身,因为他在最初发菩提心时所立的“寻声救苦”的广大悲愿,因而被宝藏如来名为观世音,也就是观世间的受苦众生的音声而救苦救难的意思,这就是观世音菩萨得名的由来。

又《楞严经》卷五载,观世音菩萨向释迦牟尼佛说:“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这是观世音菩萨告诉释迦牟尼佛,在他过去劫中,值遇一佛,名为观世音,这观世音如来教他修“耳根圆通”,从闻下手,在闻的基础上思维,然后实践修持,从而证入三摩地(“定”的梵语),开发出无漏的神通、功德、智慧。

接着观世音菩萨又说:“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薰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观世音菩萨告诉释迦牟尼佛,因为他供养观音如来,所以观音如来传授他“如幻闻薰闻修金刚三昧”,依此三昧而得到与佛等同的慈悲神力,成就了三十二种应化身,还能够变化出来八万四千首、八万四千臂、八万四千目,观众生的因缘而随类化身而为说法,令众生离苦得乐,救护众生得大自在。

观世音菩萨又说:“世尊!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于观世音菩萨修观音如来所授的“如幻闻薰闻修金刚三昧”得大慈悲、大神通,广利众生,所以观音如来非常赞叹,在大会中把自己的佛号授予观世音菩萨。

这就是观世音菩萨在因地中修行,蒙观音如来赞叹授名为观世音的因缘。

据《妙法莲华经》记载,“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也就是说,凡有众生,若在苦恼之时,只要听说过观世音菩萨,并能虔诚地称念观音圣号,观音菩萨便会立即听到每一众生的音声而即时予以救济,所以叫做观世音。

《悲华经》中也说:“宝藏佛授记云:汝观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苦恼故,欲众生住安乐故,今当字汝为观世音。”因此,观世音菩萨的全称尊号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只要说起观世音菩萨,我们脑海里立刻浮现一位左手托净瓶,右手拿柳枝,脚踏莲台,法像慈祥端庄的女性形象。所以,一般人看来观世音菩萨就是一位美丽、善良的女性,同时她又能在人们需要的时候及时地给以关爱和救助,这也是佛教为何称呼观世音菩萨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的根本原因。

但事实上,菩萨之体,没有所谓男女之别的区分,菩萨以三十二相度化众生,女性形象仅仅是一种示现,是为了方便度化众生而显现的一种“相”,最终目的是以方便慈爱众生、救度众生为究竟的。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云:“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观世音菩萨度化众生,以三十二种身相,又名三十二应身随缘示现。对众生而言,菩萨以他们最能接受,最喜爱的形态出现,更能依相起信、依声说法,在自身的精进和虔诚信念中得到菩萨的加持感应。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的一尊大菩萨,也是慈悲的象征。如果我们在平日的生活中,都能像观世音菩萨一样给予他人帮助,生起恕人之心念、助人之善念的那一刻,人人都可以是观世音菩萨。

《楞严经》卷六载,观世音菩萨为了适应各种不同根性及类别的众生,可化现三十二种不同的身相,为之说法教化,计有:佛身,独觉身、缘觉身、声闻身、梵王身、帝释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将军身、四天王身、四天王国太子身、人王身、长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罗门身、比丘身、比丘尼身、优婆塞身、优婆夷身、女主身及国夫人命妇大家身、童男身、童女身、天身、龙身、药叉身、乾闼婆身、阿修罗身、紧那罗身、摩呼罗伽身、人身、非人身等等。《法华经·普门品》所举的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三身,与《楞严经》三十二身大致相同。其实三十二及三十三都不是定数,实则应化无量。

唐以后,出现“三十三观音”,分别有:杨枝观音;龙头观音;持经观音;圆光观音;游戏观音;白衣观音;莲卧观音;泷见观音;施药观音;鱼篮观音;德王观音;水月观音;一叶观音;青颈观音;威德观音;延命观音;六时观音;众宝观音;岩户观音;能静观音;阿耨观音;叶衣观音;琉璃观音;蛤蜊观音;普慈观音;合掌观音;一如观音;不二观音;持莲观音;滴水观音;多罗尊观音;阿摩提观音;马郎妇观音。

观世音为何又称观音观音菩萨与观世音菩萨,二者所指的都是同一佛,只是称谓不同而已。这是前提,但对观音菩萨与观世音菩萨的不同称谓,有两种说法。

一是全称说:认为观音菩萨是简称,而全称就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是鸠摩罗什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这是同一梵语的不同传译,中国民间称为观音。

二是犯讳说: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驾崩,李治登基称帝。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新皇登基也是一样的。李治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仪,就下发了一道诏书。命令天下臣民,必须为“世民”二字避讳。

在李治下发了为李世民避讳的诏书之后,那些名字里面带了“世民”二字的人,只能改名字了。比如说凌烟阁功臣李世绩,就只能改名“李绩”了。观世音菩萨,也因此改称“观音菩萨”。

在李治登基称帝之后,一直到大唐灭亡,“观世音菩萨”都是只能被称为“观音菩萨”。后来人们叫“观音菩萨”已经成为习惯了,“观音菩萨”的叫法就比“观世音菩萨”的叫法更流行了。(待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yinliana.com/glpz/124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