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去过云南以前,总以为这里会找到令我震惊的古建筑?可是第二次去大理之后,才发现原来作为曾经的大理和南诏故都,原来是深藏在大理的古建筑,让我去大理时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
而大理众多古建筑中,我最喜欢的是巍峨的崇圣寺三塔,也是我在旅途中遇见的二十多座千年古塔中给我带来最惊喜的三座。
再者,大理三塔以前,我们就是将云南的古代塔进行了汇总,与北方的古代名塔相比,云南的古代以秀美著称的古塔,云南的古塔也是以秀美著称。
既有汉传佛教的密檐塔,又有南传佛教“金刚宝塔”的佛塔,更有藏传佛教覆钵佛塔。
再来看看大理崇圣寺三塔,即位于大理古城西北端的三塔,所谓三塔,即大理古城西北端的三塔。
走进三塔景区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座古塔,中间的四方形砖塔千寻塔为汉传佛教中的典型代表,南诏国时期距今已近年,为一座古塔。细观千寻塔的话,它的造型与西安的小雁塔十分相似,洛阳白马寺塔的类型也十分相似,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构成。
塔分为三段,下段高4米,中段为1.2米,有镂空花纹图案,顶部台基高度约2米。
塔居在塔基座上,塔前立着保存至今的明代照壁,照壁上刻有“永镇山川”四个字。
塔体14层,从下往上递减,形成一个锥形,看上去十分美丽。塔中央各嵌一佛龛,龛内原本放置佛像,现仅存19尊佛像。
塔上是一塔刹部分,塔上设有2.28公尺的覆釜,釜上有仰莲、相轮、双圆珠盖及火焰珠。很可惜,年代的地震毁坏了,如今所见到的塔刹已被重新修复。
透过千寻塔的中段形状和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出,这种古塔极有可能由中原传入南诏,也见证了佛教从中原进入南诏的历史。
两旁小塔南北各建一段正紧,段正兴时期,比中间千寻塔要晚2-年,当时正处于宋朝,所以两塔都是建于大理国段的正紧,所以塔内有两座塔楼,为八角形。
南、北二小塔无论构造或外形都极为相似,相信当时的匠人都是通过同一幅图画来设计的。仔细的朋友也会发现,这两座塔并不是直立的,而是各自倾斜,远望就能呈现出另一种景象。
相比较而言,南北向的小塔楼显得更加精巧,塔的每一面都刻有浅色浮雕,这些浅浮雕既有佛塔,又有葫芦形的宝瓶。
下面的塔里还嵌有佛龛,有些佛龛里还有坐佛,佛祖穿肩外衣,坐在莲花座上。有些地方还能见到观音像,观音带金冠,胸前镶璎珞,下身穿薄裙,形似剑川石钟山石窟中的观音造像。
三塔后面是曾在南诏时期修建的崇圣寺庙宇,可惜现在的建筑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及年大修时相继建成的规模。
使崇圣寺景区再现了“五重”景象,所谓的五重重器就是三塔、南诏建极大钟、雨铜音像、三圣金像“佛像”。
也许在大理国时期,崇圣寺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历史上已有9位大理皇帝出家,当然对于更多的游客来说,这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假如觉得重造的建筑物有一些不一致之处,不妨到三塔旁的展览厅欣赏所出土的文物,特别是大鹏金翅鸟和阿巍耶观音像更是成为其中最闪亮的两件珍品。
大理崇圣寺三塔游览提示:
票:目前大理的景区实行阶段性免费政策,12月在上海江苏等地免费,其他省份的游客可提供高铁或机票去大理,同样可享受优惠。
到大理市区的时候,可以选择乘坐三塔专线,也可以选择4路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