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承办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https://m.39.net/disease/a_5496912.html
《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写定,其中世界观的设定受到时代的影响,如果故事严格按照发生在初唐的设定,孙悟空在地狱未必能见到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与青狮像(网络图片,侵删)
按照早期的地藏信仰,此时的地藏菩萨还在净琉璃世界掌管六道众生,没有专管幽冥。依照历史,被中国地藏信仰认为是地藏菩萨托化的新罗僧人金地藏也尚未证道觉悟。
即使是在这个时候,悟空能够与地藏菩萨在地狱相遇,也不可能出现谛听辨别真假猴王的情节,因为这个时候,伴随地藏菩萨的还不是谛听,而是一头金毛狮子。
改换菩萨形象,变成光头和尚在影视绘画等领域,我们常见的地藏菩萨形象同我们认知中的唐僧形象非常相似:头戴五佛冠,身披袈裟,一手持锡杖,一手托钵盂。
菩萨装形象的地藏菩萨(网络图片,侵删)
这分明就是一个普通的僧人形象,与其他身着天衣,遍饰璎珞,帔帛绕身殊胜无比的菩萨大不相同。但是,在早期的时候,地藏菩萨与观音等菩萨的造像身形相貌、衣着姿势等十分相像,甚至难以区分。
在初唐的时候,地藏菩萨甚至有身披佛衣,头生螺髻的佛像装造像。出现佛像装的地藏菩萨是因为《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中,佛陀赞地藏菩萨善能悟入如来境界,于诸佛法已得自在。地藏菩萨放弃成佛的机会,反而“以神通力,现声闻像”。
声闻像即出家相、沙门相,也即普通的僧人形象,是发愿离开净土来此秽土成佛度脱众生的特征。所以地藏菩萨的造像以沙门形象为主,此时期的沙门地藏的特点为光头,不着风帽与冠,露顶不覆。
光头沙门形地藏(网络图片,侵删)
改换光头形象,戴上风帽光头沙门形地藏的形象,延续到晚唐的时候,出现了一部记录地藏菩萨灵验故事的文献《道明和尚还魂记》。
道明和尚被误勾魂到阴间,见到了地藏菩萨。地藏菩萨告诉他人间传画的自己“露顶不覆”的形象是不对的,还告诉道明和尚自己身边的金毛狮子是文殊菩萨化现,随自己一起来拯救幽冥。
这个故事流传开后,地藏菩萨的造像出现了头戴风帽的新形象,道明和尚与金毛狮子也成为了地藏造像中的常客。
风帽地藏与道明和尚、金毛狮子、五道将军(网络图片,侵删)
摘下风帽,换上五佛冠(毗卢帽);这次地藏菩萨真的是韩国人金地藏为新罗人,被认为是地藏菩萨的化现,修行道场位于九华山。《道明和尚还魂记》出现后流行地藏菩萨头戴风帽的形象。金地藏的故事广泛流传开来以后,地藏菩萨形象出现了些许的变化,毗卢帽取代了风帽。
帽子变化的原因已经不可考,部分学者认为风帽主要用于取暖和防风沙,九华山是潮湿燥热的南方山林,因而造像改变了地藏菩萨帽子的式样。
毗卢帽地藏(网络图片,侵删)
按照佛教信仰的变化历程,孙悟空来到地狱只能见到阎罗王《十轮经》为我们熟知的唐僧玄奘所译,经文称藏地藏菩萨能于佛陀灭度后,于无佛世界、五浊恶世,成熟一切有情,利益安乐一切有情,地藏菩萨于十方世界解救众生脱离各种苦难。地藏菩萨的救赎功能在于成熟一切有情众生。
可见玄奘译经时期的地藏菩萨还没有成为幽冥教主,专门管理地狱一说。而地狱的十殿阎罗要在唐末五代时才出现,按照这个时间线,孙悟空来到地狱其实最多只能见到阎罗王。
阎罗王(网络图片,侵删)
地藏菩萨为何来到地狱1.入地狱之前
讲述地藏菩萨本生故事最著名的经典莫过于《地藏菩萨本愿经》。这部经典托名为唐代高僧实叉难陀译,但学术界普遍认为该经为中土撰述,出现在唐宋之际。
虽然经典的来历出身不那么明确和正统,但是它的影响力在地藏经典中是无可替代的。通过讲述地藏菩萨的本生故事,表现地藏菩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愿。经文已经将地藏菩萨和地狱扯上了关系。
2.初入地狱,做监督工作
在汉晋南北朝乃至初唐时期翻译的地狱相关经典中,阎罗王是地狱的唯一掌管者。晚出的《佛说地藏菩萨经》讲述地藏菩萨对阎罗王的审断情况并不完全放心:
从南方来到地狱中,与阎罗王共同一处别床而座,有四种因缘,一者恐阎罗王断罪不凭,二者恐文案交错,三者未合死,四者受罪了出地狱池边。
在《玉历宝钞》类灵验记中说,阎罗王慈心仁厚,常常因为心软而私自放归亡魂还阳,因而被天帝调职到第五殿,等亡魂经过前面四殿来到这里,最快也过去三十五天了,原身已经腐朽,阎罗王也就没有机会徇私了。可见,阎罗王的工作确实需要一个监督者。
阎王徇私舞弊的事情《西游记》中多有提到,但是少了人情味,呈现的却是官场的黑暗腐朽。不止阎王自己徇私,十殿冥王更是通同作弊。乌鸡国王冤沉井底,“东岳天齐是他的好朋友,十代阎罗是他的异兄弟。因此这般,我也无门投告。”
乌鸡国王诉状(网络图片,侵删)
看似十殿阎王对唐王的寿算并不清楚,因而给了崔珏一个修改生死簿延长寿命的机会。相较之下,身份相对低微的唐王御妹,十王却清楚她命在旦夕。所以显然崔珏改动生死簿是揣摩上意所为,做个顺水人情罢了。
在寇善人因为盗贼横死后,孙悟空来到幽冥要人。地藏菩萨延了他的寿命12年,可见在《西游记》世界观中,地藏菩萨不仅没有监督好下属的工作,反而熏染上了同样的习气。
3.取而代之,执掌幽冥
地藏菩萨最初来到地狱只是监督阎罗王的工作,还没有完全掌控地府。同时期出现的地藏形象常与阎罗王并坐。
唐末五代时《十王经》类经典的出现,为地藏菩萨统领十王、掌管地狱,成为幽冥教主提供了经典依据。地藏菩萨的救赎功能则完全由救拔六道众生,变成了专管地狱。地藏菩萨成为地狱造像的主尊,包括原地狱之主阎罗王在内的十殿阎罗退居其后,并列于地藏左右,真正成为地藏菩萨的眷属和下级。
地藏与十殿阎罗图(网络图片,侵删)
按照历史时间线,孙悟空不可能在地狱遇到地藏与谛听按照金地藏最可靠的史料《九华山化城寺》记载,金地藏是在唐开元末年(约公元年)来华,唐贞元十年(年)示现圆寂。
开元末年有僧檀号张姓。……时有僧地藏,则新罗王子金氏近属……落发涉海,舍舟而途。……贞元十年夏,忽召众告别。
唐贞元十年,距离唐太宗离世(公元年)已经多年。即使按照清代文献《百丈丛林清规证义记》记载,金地藏在“永徽四年,年二十四,祝发,携白犬善听,航海而来。……开元十六年七月三十夜成道”,也在太宗离世80年以后(开元十六年为公元年),所以按照这两个时间描述,孙悟空也是不可能在地府遇到地藏菩萨和谛听的,谛听辨别真假猴王的重要桥段不可能上演。
地藏菩萨与谛听(网络图片,侵删)
地藏菩萨的肋侍眷属除了上述地狱十王、道明和尚、谛听以外,地藏菩萨最著名的肋侍还有掌善、掌恶二童子,闵公。
1.掌善、掌恶二童子
二童子源自《佛说地藏菩萨延命经》:
时,二童子侍立左右。一名掌善,在左,白色,持白莲花,调御法性。一名掌恶,在右,赤色,持金刚杵,降服无明。
掌恶、掌善童子,在《西游记》中仅露一点端倪,《西游记》中称地藏菩萨有一名金衣童子,曾引寇员外生魂见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收录寇员外生魂,做“掌善缘簿子的案长”。
金衣童子和掌善缘簿子的寇员外当是对二童子的化用,只不过,掌善童子被作者塑造成了64岁的老年人。
2.地藏三尊
地藏菩萨及眷属道明、闵公、谛听是如今最常见的“地藏三尊”造像的重要元素。但是道明与闵公并没有在《西游记》中出现。
地藏三尊(网络图片,侵删)
传说闵公是道明和尚的父亲,因为把九华山施舍与金地藏建造道场而成为地藏菩萨的肋侍。游本昌版的电视剧《济公》在古井运木这一集中,济公向刘员外抄化木材重修大悲楼,借说只需要自己衲衣包裹的用量,刘员外以为济公是个疯和尚,想不到济公用神通将衲衣覆盖了一整座山头的林木。这段剧情正是借用的金地藏袈裟借地的传说,只不过将金地藏改做了济公,闵公改成了刘员外,借场地改成了借木料。
该传说要在明末清初才成型,所以闵公没有在《西游记》中出现可以理解。
《济公》中的“袈裟借地”(网络图片,侵删)
3.朝鲜半岛地藏三尊与中国的异同
地藏信仰自三国时期即已经传入朝鲜半岛,与中国地藏信仰并行发展,且仍然受到中国地藏信仰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藏三尊形象。
中国地藏三尊中的道明和尚因为出现较早,也被朝鲜半岛的地藏三尊造像所吸收,但是在中国晚至明清之际出现的取代金毛狮子的谛听和布施场地与金地藏的闵公均没有机会加入朝鲜半岛这个“地藏天团”,金毛狮子仍是这个组合中的一员。取代闵公地位的则是无毒鬼王。
据《地藏菩萨本愿经》记述,地藏菩萨某一世曾为婆罗门女,拯救堕入地狱的母亲得到无毒鬼王的指引与帮助,因而无毒鬼王就有了加入地藏组合成为其眷属的契机。
小结:无论是按照地藏信仰的变化历程,还是按照世俗世界中新罗僧人金地藏证道的经历,孙悟空都不可能在《西游记》中的那个时间段在地狱与地藏菩萨和谛听相遇。
《西游记》作为一部小说,恣意驰骋于现实与想象之间,借用久已流传的神话人物,铺叙敷衍不拘泥于历史现实与宗教民俗定见,成就了一部瑰丽的神话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