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ldquo土记者rdquo杨

第期总编辑:安建功

主编:郑海军

朗诵:藤国庆美编:卫杰校对:卫娟

追忆“土记者”杨万兴◎郭明远

前些天,一位朋友为我送来了几本书,一直忙没来得及看。今天,我偶翻其中一本《宝丰史志》,一则消息《万兴文集结集出版》映入了眼帘。初看题目和首句,我心里挺为杨万兴这位忘年交出书感到高兴,但看到结句,让我感到惊诧,“被誉为宝丰县‘土记者的’杨万兴于年10月病故,享年75岁”。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于是揉揉眼睛再细看……就这样,自己久久地坐在案前,过去的一幕幕再次恍入我的脑海。

杨万兴同志长我38岁,是宝丰交通局一位科级退休的老干部。20世纪90年代,在宝丰新闻行业活跃的人群中,因为他年龄较长,所以我们大家都喜欢叫他老杨。说他是“土”记者,其实他和我一样都是不在编制的业余新闻撰稿人。我初次与他结识是在年夏天。那时,我还在宝丰县张八桥镇一个偏远的村庄任代课教师。教学之余,我常写些言论和教学论文在报刊上发表。一次,我结合工作写了一篇言论《“三好”家长评的好》刊载于当时的《宝丰日报》。一天,校长进我办公室对我说:“周六下午,一位五六十岁的人骑着自行车从县城赶了几十里来,说是看了你写的文章,很受启发,想就你所写的东西采访挖掘一下,准备再写点东西。因你不在,我没法与你取得联系,就把学校的情况告诉了他。他问完东西(采访完的意思)已经是中午,留他吃饭,他也不吃,就大中午顶着毒辣辣的太阳骑着自行车回县城了。他临走的时候很遗憾说没见到你,并对我说,让我转告你,有时间到县城找他说说话……”真想不道,恁大年龄为了写出一篇有分量的稿件,竟在炎热的夏天骑车往返几十里,这种精神确实令人佩服。后来,老杨这次到张八桥镇采访的通讯在《平顶山日报》刊发,并且他还寄给我一张《平顶山日报》,并为我附信一封表达了我给他提供线索的感激,并鼓励我说有那么好的文笔,多写些东西……这是我第一次知道杨万兴这个名字,知道了年龄轮廓,但仍是很久没有真正谋过面。

后来,我进了县城,在一家事业单位搞文字工作,我的一些拙作时常在一些报纸杂志上刊发。我在报刊杂志上也不断看到他写的文章。我和他第一次谋面大约是在年夏。那时,我是《宝丰日报》的一名特邀通讯员,《宝丰日报》编辑部为了鼓励我们这些自由撰稿人,把我们通讯员邀请到报社进行座谈。那天上午,所邀的人都陆续到了,就差老杨没到。说曹操曹操就到。正当大家议论他时,只见一位穿着一件短袖白衬衣,满脸是汗的人推门进了屋。时任报社副总编的陈晓山风趣地说:“老杨又在忙啥,就差你一个人了,你给大家做检讨吧!……”我这才打量起老杨:他约有60多岁,一身朴素的打扮,一件白色的短袖衬衣看上去有点旧,但洗得很干净,头发有点儿稀疏,看上去人很朴实,像过去年代的农村干部。他上气不接下气,大嗓门地说:“中!中中!你们不知道,我今天在石桥采访了一个盲人张山送报的事(该通讯在省市报刊刊发),那事真是感人……”说着,他两眼放光,一副喜悦满足的劲头溢于言表。会后,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一股脑告诉了大家,与大家共同分享。当时,陈总编把我向他介绍,他一把拉住了我的手说:“我们的队伍又多了一位笔杆子,真是太好了……”这是我和他第一次真正的见面,使我把他的名和人真正对准了号。这次后,我和他隔三岔五都会见上一面,有时是在途中见他骑着自行车慌慌张张去采访;有时在报社,我们不约而同送稿件……那些日子,我总是见他一副忙忙碌碌像在单位上班的样子。

老杨是一个很敬业的人。他仿佛是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整天乐而不疲躬耕在属于自己的这片土地上。当时,我们大家都知道,老杨住在宝丰县城,是一位退休的老干部(曾在60年代任宝丰县商酒务公社的社长,后来任宝丰县交通局副局长),喜欢写东西,采写东西喜欢骑自行车,从来不坐公共汽车。他总是骑着那辆老掉牙的飞鸽自行车穿过县城的大街小巷,进入企事业单位采访;他走在田野地头,深入乡村农户……处处都留有他采访的身影。因此,我认为他的每篇文章都含着沉甸甸的分量。他这种做学问的态度,让同行佩服之至。在采写的生涯,只要听说一个有价值的线索,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他便立身前往。采写到好的题材,他总是高兴得忘乎所以。人各有事,我和他多是邂逅相逢,匆匆一见,寒暄几句,就各奔东西。但真正坐下来聊的机会其实并不多。我们新闻同行都知他的年龄大,都很尊重他,逢见他都劝他注意身体,而他总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我这样跑着,身体也锻炼了,写点东西怪美,我要是不出去采写点东西,觉得生活好像少点什么,就会憋出病……”

老杨同志作为一名退休科级老干部,位退人不休,以自己残年的遗力奋斗在新闻一线,年逾六旬,乃至古稀,骑车踏遍宝丰,采写新闻,宣传宝丰,弘扬社会正气。十余年来,他那种对新闻事业的痴迷之情,他那种人老志不老,以苦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的确让人感动。他活着虽无食山珍海味,穿美锦佳衣,乘宝马良驹,但他活得充实有滋味,他活出了一种精神。

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曾经说过,“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人们”。

如今,老杨已去,他的音容笑貌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他那种敬业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鞭策着我,催我奋进,教我自新。

作者简介郭明远,男,宝丰县人。爱好写作、摄影、书法,平顶山市作协会员,宝丰县摄影家协会理事,宝丰县文化研究发掘工作课题组成员,现就职于宝丰企业。年在《中学生阅读》发表处女作散文《井》,在《教育时报》《人民公安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今日信息》《河南日报》《平顶山日报》等中央、省、市级10余家报刊媒体发表散文、小说、新闻、通讯、评论等文章80余万字。朗诵简介滕国庆,网名:云走雾去,男,年生,河南平顶山市人,英语本科毕业,平顶山卫生计生委退休干部。年10月开始学习诵读,从此对朗诵朗读如醉如痴。我愿做一头忠实的牛。在诗词的田野里不停的吟唱,吟出诗人美妙的心声,唱出时代动人的旋律。

声明: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精彩回顾▼

生命的赘物或诗意的加冕(组诗)

程东斌

淡茶一杯抒胸臆

曾祥冉

第二届“铁荷杯”全国有奖征文颁奖典礼议程

情醉赊店

曲令敏

童年的小村

魏根正

观文学盛典赏大师画卷

第二届“铁荷杯”颁奖典礼将于本周六举行

“铁荷魂”刘德功作品展盛装开幕!

我与您同行

刘勤

因为她是母亲

徐嘉青

年平顶山市作协新会员公示名单

一个冬天里的故事

刘玉美

难忘的“猪脚面”

赵伟

“荷”颂祖国——刘德功中国画艺术展观感

李向峰

大雅之作,殿堂佳品

刘昭林

医箴

张献锋

老桂红送戏

陈洪涛

生命的赘物或诗意的加冕(组诗)

程东斌

蓝海之声,天籁之美

滕国庆

她是谁

胡广香

我与时代同进步

郭明远

观音莲

曾凡仑

回家

曹正

“真香”是个什么梗?(外一篇)

曲令敏

小君和李君墨

曲令敏

恩师还是情人

曲令敏

我用20年忘记你

曲令敏

我的快乐母亲节

曲令敏

等人与被等

曲令敏

自带山河的中原女子

曲令敏

散文

春节三题

曲令敏

私奔

曲令敏

柯盛和他的媳妇们

曲令敏

散文

曲令敏

秋天的味道

乡村野话丨曲令敏

获取清亮的语言丨曲令敏

互联网时代的散文创作丨曲令敏

芒种丨曲令敏

红狐

曲令敏

一条小河的记忆,让人沉醉

曲令敏

观文学盛典赏大师画卷

第二届“铁荷杯”颁奖典礼将于本周六举行

“铁荷魂”刘德功作品展盛装开幕!

我与您同行

刘勤

因为她是母亲

徐嘉青

年平顶山市作协新会员公示名单

一个冬天里的故事

刘玉美

难忘的“猪脚面”

赵伟

“荷”颂祖国——刘德功中国画艺术展观感

李向峰

大雅之作,殿堂佳品

刘昭林

医箴

张献锋

老桂红送戏

陈洪涛

生命的赘物或诗意的加冕(组诗)

程东斌

蓝海之声,天籁之美

滕国庆

她是谁

胡广香

我与时代同进步

郭明远

观音莲

曾凡仑

回家

曹正

感悟平凡

孙赵兵

放牧心灵

安建功

老古

贺凯统

那一方洁白的手帕

舞笛

麦子熟了

方卉

贤内助

江振晓

没有一顿大餐解决不了的事情

张华

烟雨江南多情地

刘勤

遛花生

张进安

在路上,遇见最美的自己

梁学伟

风过柳影

代振宇

张沟印象

蔡亚英

草绿色的记忆

吕长青

奋斗·青春的本色

李淑英

刘育祥诗四首

芦花

菊花开满心田

贺昕

师道

曹殿正

不释的枣树情怀

刘玉美

学车

李强

商余书院赋

陈钧鸿

她教会了我

马莉

乡愁绵绵

姜利晓

游叶都老衙

张东贤

脚沾泥土留清香心存大爱绽春光--平顶山市45名文艺家助力鲁山脱贫攻坚

秋思擂鼓台

李保柱

母校,无尽的快乐和遗憾

文化

家庭自制午餐肉

窦红云

苦瓜儿

杨玲

秋风,秋雨,秋情

张华

一把军刀-纪念我的爷爷

郭国朋

九月,心向往之的触动

梁晓伟

代课

张劭辉

故乡的秋天

贺凯统

扑火

李繁荣

画家刘德功面壁十年结硕果

贺凯统

我的大哥

曾凡仑

圣湖——羊卓雍措

吴硕累

火车情缘

赵阳

蒸月饼

李强

一江春水向东流

黄河清

最后的党费

吴光清

关于申报平顶山市作家协会会员的通知

秋光里的狗尾巴草(外两首)

王春生

春风十里运河情

赵四儿

关于申报河南省作协会员的通知

遇见幸福

杨玲

百荷园里岁月长

兰晓辉

吃桌

赵军利

我的母亲

吴娟

用灵魂触摸中华双文

梁晓伟

守望矿山

孙玉新

高歌中国梦想都开花

潘华阳

苏东坡游湖

赵黎

写给父亲

聂绪良

红旗飘飘

曾祥冉

古诗词里的家国情怀

史长军

追逐光影的人

赵玉坤

致秋

高建锁

苦海诗五首

苦海

娘在梦里

李亚钊

岁月的河流冲散我们

王树贵

夜赏青龙湖

李国俊

午夜的音乐(外一篇)

王锦霞

又到那年七月

王莹莹

夜赏青龙湖

李国俊

“真香”是个什么梗?(外一篇)

曲令敏

想起你们,温暖如初

文静

看长河落日,品风情云卷

五月

浓淡总相宜(组诗)

吕艳花

人生不过如此

五月

“惊鸿一现”会中秋

冯惠珍

书迷江哥(外一篇)

江振晓

核城之恋

芳菲

秋夜浓,念在心间

张华

少年平凡事

胡留卿

盘子、白马和糖块

刘玉美

睡在帐篷里的父亲

赵娅楠

天堂本草

李保柱

指甲花开

刘爱品

最后的友谊

杨应举

昭平湖

罗兵兵

老院里的家风

赵黎

纯文学家园

诗歌

散文

小说

随笔

★所投稿件必须为原创,最好是首发。

★严禁剽窃抄袭,否则文责自负。

★所用插图、音乐均选自网络或作者提供,

如有异议可联系平台删除。

★文章所得赞赏10元以上按7:3发给作者和本平台运营。

★结算日期为发表后1个月内。

赞赏结算联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yinliana.com/glyf/78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