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不正经观音,翘着二郎腿,却备受鲁

“世间观音相皆是观世音的应身而非本相”,据佛经所言,我们在现世中所观察到的观音形象,皆是观音本相所幻化出的表象而已。

虽然我们无确切的观音形象,但不可否认的是,坊间永久流传着观世音菩萨是救苦救难化身的美言,而世事洞明的观世音菩萨亦承载着人们祈福求吉的心灵寄托。

因此,我们所能看到的大多数的观音像都是神圣且端庄的,在这种世风下,一位翘着二郎腿的观音菩萨显然是相当夺人眼球的。

01不拘一格的东方美神

据现存史料及古迹可知,大部分的观音像都是庄严肃穆,是供人顶礼膜拜的。而石家庄隆兴寺内却建有一座不拘一格的东方美神。

隆兴寺可谓是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流传,保存也算相对完好。从隆兴寺的整个布局来看,殿堂院落主次分明,与其他大寺院的经典布局大同小异,往来参拜的信民络绎不绝。

再往里看,寺庙里坐落着一座经典的照壁建筑,在照壁的装饰性作用之外,我们亦惊叹于传统的中国智慧,照壁在风水学上亦有阴阳调和的功用,可对冲气流,趋利避害。

越过照壁,经过三孔石桥,便是著名的摩尼殿了。摩尼殿名声远扬,内里陈列着许多知名的壁画,而真正让摩尼殿声名远扬的,还属那一处惊世骇俗的观音像。

单看这幅雕像的面部,似是与其他观音像区别不大,面容柔和端庄,受人敬仰。细看面部特征的话,我们可以发现,这座雕像仿佛更加温和,雕像的眼睛里萦绕着智慧,又多添了几分少女的灵动。

但这幅雕像最让人咂舌的地方在于其姿势,相比与其他观音像或是端庄或是一板一眼的姿势而言,这幅观音像的呈现姿态可谓是相当大胆了。

只见这幅观音像一脚踩着莲花,另一脚却踩在左腿上,与传统观音像的庄严肃穆大相径庭,绝对称不上是端庄柔和,但却比之传统的观音形象,多了几分可爱和诙谐。

据坊间流传,我国的大文豪鲁迅先生在看到这座独特的观音形象后,连连称赞,并给予其“东方美神”的极高荣耀,而后人亦慕名而来,观赏这座不拘小节的美神像。

02神奇的佛学中国化

相比较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度而言,中国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并不以宗教立国。追本溯源,我们中国传统哲学里也更加注重人与人的关系。

而反观世界上三大宗教在中国的发展,无一不是走向了中国本土化宗教的道路。

在佛教传入中国之时,当时面临困难的国人仿佛找到了一个坚实的心灵寄托,因此,佛学在中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但是传统的中国思想向来是以人为本,中国人对于佛教的信赖也基于最淳朴的民生需求,因此,作为外来宗教在中国的发展,势必要融入本民族的传统思想,走向佛学中国化的道路。

这种中国化的佛学显然呈现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层面都融入了中国式的传统理念。而体现在雕像上的不同,便是佛学在文化艺术上的中国化呈现。

对于雕塑佛像而言,虽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充满了对现实的无奈,但也侧面反映了佛学在中国的传播之广。

此外,这些众多的雕像中,在中国南北方的形象也各有差异,无论是雕像的服装还是寺庙的殿堂都各有差异,中国式的佛教融入了多种外来风格,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式仍然是主体部分。

从这来看,跷二郎腿的观音形象亦或是传统佛教的中国化变革,融入了中国人民的情怀,倒也不是那么惊世骇俗了。

03拍案叫绝的东方美学

这座奇特的观音雕像,或许古怪,又或许不拘一格,但深入观察的话,其内里体现出的是最让人惊叹的东方美学。

如果只看这座观音像的形象的话,自然是不够端庄崇高,与受万人敬仰的端庄氛围相比可谓是不够庄严肃穆,而它之所以能在中国风靡,自然是能够引起广大国人内心的共鸣。

对此雕像持最高赞赏态度的莫过于鲁迅先生了,鲁迅先生认为这座雕像与传统佛像相比,更加具有人性化,“将神人格化”是这座观音像的最大特点。

毕竟在人们的固有认知里,无论是神还是佛,都是高高在上的,而这座观音像却仿佛融入了人类最基本的情感和价值观,不再漠视着人间的一切。

在后人的分析下,许多学者认为这是神走下神坛的体现,在融入了七情六欲后,佛像也开始具有“人性化”。

鲁迅先生对此高度赞扬,他认为这座雕像体现了最为传统的东方美学,也是艺术融入情感的体现,为了表达对这座雕像的欣赏,鲁迅先生还特地搜寻照片,这幅照片至今珍藏在鲁迅故居中。

鲁迅故居的观音像

我国的建筑大师梁思成也对这座雕像高度赞美,他曾深入实地进行探究,认为这处“倒坐观音”极具人情味

“你在她前边哪个方向看她,她都能转睛看着你、俯视着你,似欲和你交谈”

这或许是菩萨慈悲的真正体现吧,虽与传统的观音像不同,却更加地“接地气”了,观音菩萨不再站在高处悲悯众生,反而更显出其万生像,与普罗大众融为一体。

在信仰崇拜的年代,普度众生的观音菩萨承载着人们信仰的寄托,且在佛学中国化的不断发展中,人们也重新诠释以及定义了菩萨的慈悲体现。

真正的慈悲绝非站在高处摆出漠然姿态,也不是以至高无上的姿态“悲天悯人”。从这座不拘一格的新式雕像中,我们或许更加能明白,菩萨的真正慈悲在于,能与普罗大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能理解众生皆苦的情感来源,也能明白人们为什么会在俗世中纠缠不休,而我们喜欢这座“美神雕像”的原因,或许在于菩萨能站在低处与人性相通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yinliana.com/glzy/122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