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听音频
妙法莲华经浅释
清净观,就是清净的观力,也就是在这一切布施方面,不着住于布施相上;这就是清净观,没有染污法。观音菩萨布施不取于相,一切都离相,所以就清净。如果着相了,就是不清净;离开这个相,就是清净。
广大智慧观:广,是宽广;大,就是再没有比他更大了。这种的广大是什么呢?智慧。观世音菩萨有广大的智慧观,普度一切众生,普遍地教化一切众生。
悲观及慈观:观世音菩萨又有悲观。有人误解经义的,就说:“哦,观音菩萨也常常地哭、不欢喜,这有悲观嘛!”这是错的。这里的“悲”并不是指悲伤,而是怜悯的意思;对一切的众生,都生出一种真正怜悯的心。
什么怜悯的心呢?他常常这样想:“这个人真非常苦啊,真是可怜。我用种种方法教化他,他还不明白,还是颠颠倒倒的,真是可怜得很!”他这样怜悯众生,这就叫悲观。因为他怜悯这个众生,所以他就要度这个众生。
好像你看那个小孩子,很活泼天真的样子,人人见着都很欢喜他。为什么欢喜他呢?因为这小孩子得人怜爱。这一种怜悯,就叫做悲观。并不是观音菩萨一天到晚,总不欢喜,甚至于总哭泣悲哀。
不是的,你若想学观音菩萨,就不要一天到晚尽哭──这个事情愁闷也哭起来了,那事情也不欢喜。而要广生欢喜,不生愁。他这种悲观,并不是哭泣的悲观,所以不要误会了。
怎么叫慈观?慈能予乐。怎么叫悲观?悲能拔苦。悲观,就是把众生的苦给拔出去;拔出去就没有了,没有苦了。你能把众生的苦给想法子都解除了,这就是悲观。
慈观,就是给众生乐;你能给众生的乐,这就是慈观。予乐,并不是予暂时的乐,是予永久的乐、永远的乐;是真正的乐,不是一种世间上的乐。什么乐?给一切的法,使令众生真正明白了解佛法,而不再做颠倒痛苦的事情。
什么是颠倒的事情?我真正地告诉你们,我老老实实地告诉你们。我知道还有不相信的,可是不相信,我也要告诉你!什么叫颠倒?譬如饮酒饮得醉醺醺的,就认为自己好像成了神似的,神乎其神了,一走路,那么哩啦歪斜的,东撞一下、西撞一下,他认为这样是最好的。
其实自己的知觉都麻木了,甚至什么都不知道,东西南北分别不出来了,你说这是不是颠倒?一个好好聪明人,要用这种的东西,被这种的东西支配得什么事情都做得出了,杀人、放火,什么都可以做的!
我讲这个,就因为今天早晨我在巴士站,遇着一个醉鬼,他就向我要钱。我一闻他这很大一股酒气,就赶快往一边走;他就后尾跟着,一定要同我要钱。要钱干什么?还要喝酒去。看样子还没有喝够酒!你看颠倒不颠倒?
我又想起来一件事情,也是在巴士站那儿,一个黑人走过来,他什么话也没有讲,向我跪下,恭恭敬敬跪那儿就叩头;叩完头站起身,也没有讲话,一直把头低着,也不敢望我,就走了。
他不是向我来叩头要钱,那么多人,他单单给我叩头,叩个头就走了。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也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他,也不知道他是鬼或是神?真奇怪了。
我看他也不是喝醉酒,不知道是一种什么灵感叫他给我叩头?我想鬼见着我,多数给我叩头的;还有神,见着我也叩头的。他这个人,不知道为什么向我叩头?我想或者也是有个鬼在他身上,所以认识我。这是我认为很奇怪的。
喝酒是颠倒,抽烟是不是颠倒?那更颠倒。为什么?本来你这肚子里乾干净净的。说:“法师!你讲这个,我不相信。我肚子里不干净的。”
肚子里不干净,有什么呢?有大、小便利。不错,这个不干净,还不要紧的;你唯独用烟一熏它,那里边就有烟油脂。这烟油脂,那最不干净了,好像烟筒里边有那种黑黑的东西,那就因为被烟熏过去的。
你把烟吸到肚子里,又吐出来,肚里头也就有这种黑的东西;你自己因为看不见它,所以你不觉得。你若看得见,你抽一口烟,就像镜子上蒙上一层灰似的;本来肚里头乾干净净的,可是你把它放上一些灰尘,这是不是颠倒呢?
还有吸鸦片烟的人,吸上的时候,觉得很精神──喔,精神抖擞,自己不知道有多大的力量!甚至于这么一步,都可以迈到天上去,就觉得腾空驾云那样子。
等过了时候,周身就不舒服,整个身体都不知道放到什么地方好;一狠心说:“哦!赶快下地狱去,地狱里或者没有这么难过!”犯了烟瘾的时候,甚至于地狱都要去钻,就那么难过。所以你说是不是颠倒呢?这也是颠倒。
还有很多很多的,那颠倒的问题多了。所以我希望抽烟的人赶快把烟断了它;喝酒的人赶快把酒也断了它;懒惰的人要学勤力一点、勤俭一点,不要那么懒惰了。那么勤俭的人,可不要学懒惰,要多做一点善事。
这个“善”,你若不做,它总也没有;你若做,它才有。这个“德”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就是从“善”那个地方来的。你尽做善事,自然就有德了,自然就不颠倒了;你不做善事,却拿正经的钱去看戏,或买一些不重要的东西,这都叫颠倒。
你把有用的钱,用到有用的地方,这是不颠倒;你把有用的钱,用在无用的地方,这就是颠倒。所以颠倒是很多种的。
观音菩萨能指明你这种颠倒的行为,叫你不要颠倒,令你得到真正的快乐、永久的快乐,这就叫做“慈”;悲能拔苦,不是拔你暂时的苦,而是拔你生生世世、无量劫以来的苦。
但是你要生出信心,你有信心,观音菩萨才有慈悲心;你若是没有信心,观音菩萨这个悲观和慈观,和你这儿就好像冰火似的不相合。
观音菩萨以很大很大的慈悲心对你,你这儿冷冰冰的,不能合得来的;冷冰冰就是没有信心。你若有信心,就和观音菩萨的悲观、慈观都相合了,你把这苦离开,就是乐了。
什么是真苦?我告诉你们,人有烦恼是真正苦;若没有烦恼了,就是快乐。所以观音菩萨能把你的烦恼解除了,令你得到真正的快乐,这就叫“悲观及慈观”。
常愿常瞻仰:常愿,就是常常地发这个愿;常瞻仰,我愿意常常地瞻仰观世音菩萨这种慈悲的德相。瞻仰,就常常这么看着,越看越生恭敬心,越看越欢喜,对观音菩萨是五体投地,一心恭敬。
拜〈大悲忏〉,就是恭敬观世音菩萨的一种表现。你要是不拜忏,说:“美国人不愿意叩头。”你连个头都不叩,你叫一个什么信佛的?你信佛是信的什么佛?说:“我信佛,是信我自己的佛!”你自己?你要是信你自己的佛,你就不会有你自己。
因为你没找着你自己的佛,所以外边的佛,你也不认识了;若信自己的佛,不会不叩头的。叩头,就是表示一种最恭敬诚恳的意思,这叫五体投地,也是一种礼貌。你连一个礼貌都没有,怎么谈得到是一个信佛的人?
好像以前有个医生,各处去给人讲佛法,有一些人很相信他,拿他当佛那么看,但是他叫人不要拜佛。一般人在那儿拜佛,他就在那儿站着,好像木头桩子似的;你说人家拜佛,他在那地方若不拜,是不是像根木头似的?
但是他自己不觉得,为什么?因为我相没空呢!不拜佛的人,第一个就是我慢,觉得“我”很大,比佛都大,那我何必拜佛呢?
因为他有贡高我慢,所以见到佛像都不肯礼拜,这又怎么能可以学佛呢?不要说学佛、信佛,根本对佛教可以说连听见还没听见呢!但是他到处去给人讲佛法,这真是害死人。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宣化上人参禅开示汇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