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哪里看的好 http://pf.39.net/bdfyy/bdfzj/160310/4784941.html
:“那谟娑哆梨耶(一)地婆伽喃(二)怛他羯哆南(三)鸣[合*牛](二合四)毗罗时毗罗时(五)摩诃斫迦罗(六)萨哆萨跢(七)莎罗帝莎罗帝(八)哆罗曳哆罗曳(九)毗陀摩你(十)三盘禅你(十一)怛罗末你(十二)悉陀羯梨怛焰(十三)娑诃(十四)大轮金刚陀罗尼心真言曰。南无悉咥哩(二合)耶(一)坠尾伽南(二)怛他伽多南(三)唵(四)尾罗时尾罗时(五)摩诃斫羯罗(六)伐折梨(七)伐折罗(八)萨跢萨跢(九)娑罗帝娑罗帝(十)怛罗曳怛罗曳(十一)毗驮末你(十二)三盘誓你(十三)多罗末底(十四)悉陀阿羯哩底(丁以反十五)哩焰莎诃(心咒)”
嗡班玛卓达哈呀噶哇呵乐呵乐吽呸
马头明王的主要功德为:降伏罗刹、鬼神、天龙八部之一切魔障,消无明业障、瘟疫、病苦、免一切恶咒邪法等。
修持此本尊法,可获无痛苦之大乐空性成就果位。诸本尊中唯有马头明王在发际上有一或三个马头。此表征为啖食一切众生无明罪障,摧破诸恐而现之形。
祈竹仁波切在未正式说法之前,听法者应该先调整自己的发心。浓缩地说,我们应该这么想:“为着利益众生,我必须成佛!为着成佛,我必须学习成佛的方法!故此,这刻我要好好地听清楚上师将讲授的法门!”此外,我们亦要在闻法期间,保持端正庄严的坐姿,以示敬法,此为身的威仪。今天所讲授的法门,本尊是密相马头明王。马头明王(梵名Hayagriva)是观音大士之化身。观音有千千万万的化身,马头明王是他协助修行者降魔除障的形相。他的模样很令人毛骨悚然,像很凶恶、很忿怒的样子,但他的忿怒形相,是为了利益众生而现的,其背后为对众生之悲心,而并非忿怒或瞋恨心。修持马头明王,完全与修持观音一样,如果好好修,不单在世俗事上及修持上皆能除障,而且死后将往生于观音或弥陀的净土。在西藏,每逢有旱灾、水患或任何地、水、火、风等大自然灾害,在家众便会聚集一起,修诵这位本尊的仪轨,以解决灾难。马头明王本身亦有多种形相,从而衍伸出多支传承。今天所教的,是密相马头明王(注:或称“秘密马头明王”,梵名GuhyasadhanaHayagriva,藏名rTam-GringSang-sGrub)。有人以为莲华生大师只是宁玛派祖师,与格律派毫无关系,其实不然。莲华生大师是全西藏地区的佛法始祖,这支马头明王传承便是格律派内流行,而又是由莲华生大师传下来的。这支传承,乃莲华生祖师所传予一位叫“奔顿究刚巴”的祖师(DponStonSkyurGangPa),自此历代辗转相传至今未曾中断。莲华生大师传法予奔顿究刚巴的时候,并非莲师在人间示现的年代。奔顿究刚巴是一位香巴噶举派的祖师。他的修行很高,能以“梦身”去不同的地方。这位祖师当时便以这种方式,去到莲华生大师座前,向他求取一个能令众生轻易地除障伏魔的法门,莲师便向他授予了此密相马头明王灌顶等,并命他到西藏拉萨附近的一个地方,找一个叫“那祖巴”(Naljorpa)的马头明王法门瑜伽士。莲师早已在那个地方埋下了密相马头明王的一种殊胜咒轮,后由刚才说的这位那祖巴取出来。奔顿究刚巴在去到这地方时,果然找到了这个瑜伽士,取得了咒轮和制造咒轮的要诀。自此,这密相马头明王修法和制造咒轮的传承便由奔顿究刚巴传下来,中间经过宗喀巴大师等,直到衲的恩师。上述的咒轮,可以对治及防止各种魔类、星兆不祥、地神及龙族灾害和任何邪术等,力量远远高于其它咒轮。造一个这种咒轮,对造者及制造过程有很严格的高要求,现代是不容易完全具足条件了。但总的来说,若能得到一个尽力符合制造及加持要求的咒轮,把它带在身上,也已有极大极大的利益了!这个法门虽属摩诃无上瑜伽密部,但其性质却与怖畏金刚或上乐金刚等本尊密法不尽相同,它属于较为普传的一个法门。在西藏,老百姓有障碍时,不论是否曾受过灌顶或口传,都会持这位本尊的咒。因此,如果未得密相马头明王法门灌顶,亦可以持此本尊之咒而一心祈求,也可以观想本尊在面前,但在未得灌顶以前,不可把自身观为本尊。曾受此法之灌顶者,则可依今天的开示修诵仪轨而自观为本尊。现在我们开始讲授修持方法。不论显乘或密乘,一座完整的修法必须具备前行、正行及结行。前行包括打扫佛坛及修持地方、上供、端正地坐好、调整发心及生起皈依心等等。正行是修持的主体内容,例如马头明王仪轨等等。结行是最后的回向部分。今天讲授的这份仪轨是一份略轨,其中并没列明前行,但我们仍必须这样做。不论我们修什么法门,也不论所诵仪轨是否有文字列明要求,我们都必须在修持主体内容前先作前行。现在开始讲如何做前行。这里所教的前行,大部分并非针对马头明王法门。绝大部分佛教的法门,其前行都是共通的。在修行前,不论地方干净与否,我们仍必须打扫一次。为什么呢?因为即使外在环境十分清洁,我们的内心却不清净,充满了贪念、瞋恨及愚痴等烦恼。我们借着打扫外在污垢的修持,来净化自己的内心。打扫的功夫,实际上包含了一切道次第要义在内,亦即包含了一切佛法在内。大家勿小看这项前行,它的深远意义可见于《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所说。除为了表义净化自己的心垢之意义外,我们打扫也有另一重目的。在世俗上我们如有贵宾来访,我们会先把地方整理好,以表欢迎尊重。修法时,我们召请诸佛等圣众来临,故此也必须先把地方弄干净,以表尊敬的心。如果你是很高境界的大修行者,则可以不拘小节,甚至在厕所里修法也行。但我们既然不是大行者,作为凡夫,这些前行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们作本尊之闭关,入关前必须仔细地打扫好地方,亦不可在关房内抽烟等。在平常日常做功课时,我们亦要先打扫一番修行的房间及佛坛。在打扫佛坛时,我们不应以手去摸佛像。在清洁佛像时,以孔雀毛等羽毛束成一束,轻轻拂拭像身即可以了。一个大行者可以不需布设佛坛,但我们凡夫却必须依靠佛坛及佛像等,来代表佛的身、语及意。凡夫依靠对这些佛像作供,可以藉以得到供养佛等之功德。佛坛布设必须按照规矩,而不是随便放一堆佛像在桌上。其实佛坛的像不一定要越多越好,只要是造像如法和如法装脏加持的,几尊富代表性的也就够了。佛坛应起码有一尊本师释迦牟尼佛像,因为他是佛教的来源。如果我们专修的本尊是马头明王,就该有一尊马头明王像或图片代表。此外,我们可以供自己宗派的祖师像。本师像应放最好的位置及最中央,别的佛陀身像可放旁边同高度位置。如果我们也供菩萨等像,则应放佛像下面一点的位置。世间的天神像,不应该和佛像等放在一起。在坛的左边,亦即佛像的右手边,应放一本有代表性的佛法典著,例如《菩提道次第广论》等。在坛的右边,亦即佛像的左手边,应放一座塔。佛像代表佛的身、经书代表佛的语、塔则表佛的意。有些人把佛像供在玻璃盒里,保持长期干净,这是很好的。但也有些人却像是怕佛像会窒息或者受不到香供似的,在玻璃上割切一个孔,这倒完全不必。佛像代表了佛,而佛是有圆满力量的。如果以为佛像我们凡夫一样,就是怀疑佛的圆满能力!如果我们家的佛坛放得不如法、不整齐或不依规矩,会有不吉祥的缘起,令修行时坐立不安,不能安心地坐下修长时间。所以,我们要注意这些要点。供品分为两类,一为实物供品,二为非实物供品。对在家人而言,实物供品最为重要。对出家人来说,如果没有资财,便以自己之修行功德作为非实物供品。诸佛等是不需要我们之供品的,我们作供时为了让自己积累功德,只要作得如法,多少是不拘的。如果供养正确,短短的一根香便可积聚很大的功德了,胜于花几千万作大供养但供养得不正确。什么叫正确的供养呢?关键就是供品的清净与供养心的清净。供品可以是花、香、灯、水、水果等各种,尤以灯、花、香及水最佳。灯者供本尊之眼根,能聚增长智慧及长寿之功德,但要注意灯光必须明亮。如果供的是油灯,最好是金光带少许兰焰而无黑烟的灯。若有太多黑烟,或灯光不稳定,或火光是兰色的,就不太好,宜改用别的灯油或灯芯。供花可以积聚来生身体相好之因缘。供香是供本尊之鼻根,但勿放太近佛像,以免熏污圣像反而不妙。香炉放佛坛近处,以香气能熏至佛像附近即可以了,不必放佛坛上及佛像前。供品之清净是指,供品或买取供品之金钱并非由杀生、偷盗等等不善业所得来。出家人则更需注意供品不由五邪命所得来,例如攀缘利用施主、自言有神通、未悟而自言已得悟等邪命、不正当的方法。总而言之,供品是什么及有多少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来源清净。这些供品之来源,别人不一定知道,但供养者自己心中有数!如果非要伤害众生才能得供养的话,倒不如只供上一杯水,或索性不供养为更佳!水是一种不需刻意巧取豪夺便唾手可得之东西,所以几乎可以肯定来源必定清净,是一种极佳的供品。以上所说为供品之清净,现在说一下供养心的清净。在作供时,如果心中想着把好的自己享用,快过期的食品供佛,就不太好了。在买物作供时,心中想着:“这个很好吃!我买下了赶快作供,然后供完时便可以好好享受了!”,这也是不好的供养心。在作供时,心中后悔买了太贵的供品,有吝啬心,亦是不恰当的。这些是不清净的供养心,我们必须避免这些不良的供养心态。只要具备以上的要点,供多、供少和供什么种类的供品都可以。这是所有法门共通的供养开示。但如果行者要作本尊马头明王之闭关,在关房内则有另一些供品必须具备。首先,要有一个代表本尊之食子(注:即“朵玛”)。最简易的方法,是用在超级市场可买到之面包粉(注:即breadcrumb),混入适量的已溶黄油(注:即butter或ghee),不加水,加入一丁点的“六佳”香粉(注:即“六香”,藏文为tsangduk,在西藏药店可买到),再放几滴摩訶无上密部之内供甘露,混合后捏成食子之形状及涂上无毒之红色食用色素。如不懂捏造西藏式的食子的话,用上等的饼干或蛋糕代替也可以。此食子必须放在一个底盘容器上。若有本尊相片,可放此食子前。食子连底盘应该供在关房的佛坛上,不要让别人看到。由于马头明王是忿怒相怀爱本尊,放食子的底盘以红铜所造的为上佳,银的、黄铜的亦可,甚至瓷碟亦可。此是指一般闭关情况,如是作事业闭关,则可依事业法之通则,如修增益时用金盘……这里就不深入谈了。除了上述底盘外,亦可改用骨皿(注:即“噶巴拉”,梵文kapala)。骨皿由人的头盖骨所制成,有特别的密义,亦有提醒我们生死无常的意思。骨皿有分好坏,如果误买了一个用生前多杀生者之骨造成之皿,放在家中的话,对全家都无利,所以普通不懂分别的人,还是不用为宜。不论用底盘或骨皿,在放上食子后,如有旁边空隙,便可作食子同样的混料,搓为小丸填满,莫令有空位。这个食子,是整个关期内不用更换的。在关房之本尊食子坛前,要放上两套相反方向排列的七供或八供。一者为供以食子代表之本尊,另一套为供养自己在修法时自化出之本尊。七供是两杯水、花、燃香、灯、涂香(注:一瓶香水即可)及食品,如加上一个小螺或小铃则成八供。在出关后,这些供品可自己使用及食用或留着。食子则放深山无人踩踏之净地或烧去即可以了。平常日修此法者,依共通的供品法作即可,不必一定要有食子及刚才所述两套反向排列之供品。摩诃无上密部的行者,应具备如内供皿、铃杵等法器,但在修诵此仪轨时,却不一定要使用它们,只要用到念珠而已。如果发心专修此法,可采用菩提子造的念珠(注:此指汉地称“凤眼菩提”等材料所造的念珠,而非指汉地称“星月菩提”等念珠)或红珊瑚珠、紫檀珠(redsandalwood)。对此法门来说,最恰当的是上述三种材料之念珠,但用其它任何材料的念珠也可,也不一定要刻意另外买一串新的来修此法。对密法修持者来说,念珠是很重要的法器,应视为钻石一般地珍爱。我们可以有一串平常随身带的珠,另备一串在自己修法时用,放在布袋中尽量不令别人见到或触摸。有些人每逢见到和尚,便急忙掏出自己修行用之念珠,请僧人加持,这是没必要的做法!以后高前低、人坐上后四边各仍余少许空位的坐垫为佳,总之是让人能久坐而不感辛苦的便对了。日常修行,坐垫不好还不是大问题,顶多也不过是每天忍受一阵子而已,而且也可以换垫。但如果作三年之长闭关,在关期中是绝不可换坐垫的,所以必须挑选可以久坐得舒适的为宜。如果是作马头明王之闭关,坐垫前放一个小几,几上放一碗米、内供皿、杵、铃、手鼓及念珠,由左至右排列。这些是此密部的法器,但因为今天所授仪轨并非长轨,修时除念珠外不必用上其它法器,但闭关时仍应有它们放面前。一般的共通修法方向,最好是坐时面向东方而修。但如果修马头明王,则面向西方为佳。若地方实在不适合此座向,则坐下时心想自己正在面向西方亦可以。如果是无脚患者,依标准之毗卢七支坐法双跏趺(注:见法师著作《生死自在》)。如有脚、腰等病而实在不能双跏趺者,单盘或坐椅上亦无过失。发心是指修行时心中之动机。修持是否有效,或甚至是否在修持正法,都视乎动机。动机是指“为什么我现在坐下来修持呢?我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一切大小乘修持,其动机必须是以为求出离六道之心或为求利益众生而欲成佛之心,才是正确的。前者令修持成为解脱之因,后者令修持成为成佛之因。如果不以这二者之一作为动机,修持之功德十分有限。所以,我们修法前、刚坐下时,便要先在心中调整一下,先想想菩提心,发愿为求成佛而修持。以上乃任何佛法修持前共通之前行,十分重要。现在开始讲如何作仪轨修诵及观想。此仪轨已译为汉文,大家可以诵汉文仪轨即可。此仪轨十分短,文字十分浅白,应该不难明白。它是清朝乾隆皇帝的上师章嘉国师,应其弟子乾隆之求所编的。这里不是在说本法之传承,而是解释这法本的来源而已。同一支传承,还有其它的、较长的仪轨,由历代其他大师编成,但仍属同一个本尊及同一支传承。现在依仪轨的文字来讲解:我与等虚空众生 对三根本作皈依为利普有情众生 愿证马头明王境这四句是皈依及发心文,至少要诵三次。皈依分为外皈依、内皈依及密皈依三种。外皈依之对象是上师及三宝。内皈依的对象是上师、本尊及空行。密皈依的对象是气、脉及明点。在本仪轨中,写上了“三根本”数字,所表达之皈依形式是内皈依。我们修诵此偈时,观想马头明王在自己面前上方虚空,想着他就是上师、本尊、所有佛与菩萨、空行、三宝等的总摄。马头明王之形相,衲在讲解仪轨下文时会讲到。此面前之马头明王,虽只是一尊本尊之相,但我们要心想他不单代表了本尊,而且也代表了上师及三宝等,这样观才会得到一切上师、本尊及三宝等之加持。简单地说,我们只观一尊,但心想他包含了一切上师、本尊及三宝,就像一颗多种维他命丸,单单一颗已含多种维他命及养份精华之道理。面对这皈依境,我们要生出至心的依止心。正如做生意者必须有本钱,我们修行者必须有依止心。这依止心便是修行者求取成就的本钱,修持有否成绩,便是看这依止心了。如果无信心及依止心,即便释迦牟尼佛住在你的家中,你也不会得到加持!如果毫无依止心,不但没有修行成就,就连“佛教徒”这名称也称不上。没信心、以疑心去修持却想有所成就,就像以两头皆利的针去缝衣服一样不可能!文中的后两句,是发菩提心的文句。我们修这个法,是大乘密法,故必须以为众生而愿成佛的心去修。如果求的是单单为自己积福、治病或未来生得到好处等,就与释迦佛示现前之外道求福思想无异了。释迦佛教我们要为众生着想,如果我们修法为的只是自己消灾解难而已,虽则表面上是在修释迦所教的法,心却并不符合他所教的内容。即使我们无法一时之间真的生出自然的菩提心,也至少要尽一切努力,刻意培养一下。有些人问:“为何我修法多年,都不见效用?”这是因为他是为了一己私利而修持。这样修的话,没效用十分正常!一切罪业是依众生而出的,例如杀生等。而一切善业同样也是由为众生着想而产生出来的,例如随喜及布施能生功德之例子。常念及众生,功德会很快增长,罪业也会很快消尽。以此念及众生之心及菩提心去持一句马头明王咒,比不以此发心修一百次的效果更大!以此为例,修其它法门之道理也一样。念这四句时,我们还要观想众生与我们同声在诵念。若诵三次未能生出觉受,则念至多少有点觉受方止,然后观面前本尊化溶为红光入自己之眉心。唵 森巴华 淑打 沙华 达玛 森巴华 淑多 杏omsvabhawashuddhasarvadharmasvabhawashuddhoham这句是空性咒,诵时要入空性定中。为何要入空性定呢?这是因为仪轨再接着的部分是自化本尊,而以凡夫肉身直接变为本尊之圆满清净身是不恰当的。要解释起来,这“空性”一时不易理解。我们诵此咒时,只好权宜地想着一切万事万物都化为虚空,我们想着自己就像是入睡了般,一切念皆不生起,不执着任何概念,不生分别之心。这并非真的空性定,但起码可以让我们的我执暂时推离了少许,这暂时权宜来说也算是足够了。若真要解“空”的话,说上几天也未必能说得清楚!什麽是我执呢?这是指“我!我!我!”这个概念。如果不能令我执退减,修法与否就没分别了,修行者也不可能成功地观想自己为本尊。为什麽说不可能成功地自观化为本尊呢?因为若不退我执,则只是空把身观为马头明王,心仍是我执及有爱、恨、喜、怒之分别心。试问这怎麽会是马头明王呀?怎可能会有具我执、有瞋恨分别心的佛呢?所以,我们观空性是为了稍退我执。另者,以凡夫之概念,要深信自己凡俗之肉身直接变为本尊圣身,是不容易的,故仪轨中有一个先入空性定的过度,后才自化为本尊的过程。如不这么作,是难以相信自己之五蕴苦聚身变了本尊之清净圣身的,亦难以生出“我即本尊”之强烈信念。这里也说一下真正的空性。空性并非指一切不存在,也不指“没有”,而是说“没有自性”。以一花瓶为例,它当然并非不存在,但它并非有自性地存在,而是依赖因缘及安立名相才成的。我们要有一个以瓷土加上人工造成的器皿,又要把它称为“花瓶”而不称它为别的名字,这花瓶才变得存在!如果不安名,这东西仍在,但“花瓶”却不存在了。以衲的肉身为例,先要有这身体,后来为它加了个人名,衲就才变得存在了。一切为空,正是指一切事物皆本无自性的意思。一切成空性由空性之境化生出杂色莲花上为日座自化忿怒马头明王尊我们把心念一半专注于空性定中,另一半专注力则观空中出现一个藏文的“榜”(Bam)字,它再化为一朵大莲花。莲心有一个藏文的“兰”(Ram)字,此字又变为日座。日座上有一个深红、黑红色之“舍”字(Hri),此即自己的心识形相。此“舍”字又再变化成为本尊之身,立于日座及莲花上。先入空,由空性定中化现为本尊,就像是由先睡着了,再在梦中变为另一个身份一般。在此法之长仪轨中,文字都写明以上所说之观想内容。但在此短仪轨中的内文,没明说“榜”变莲、由“兰”字变日座及由“舍”字变本尊,但在我们观想时,仍须照样依详细细节这样地、一步一步地去观。这是描述自己变成之本尊身色。这红色是如红灯笼透出之红光似的,而非死的、实的红色。此乃代表“力量”的颜色。具三面六臂相 右面绿 左面白 中央红色 各面俱有三眼目诵至此仪轨中之此部分,已自化为本尊,这段及接下来的其它文句,是描述本尊身的细节。诵时要边诵、边想及这些内容。马头明王三面六臂,右面绿,左面白,中央之面红色,各面俱有三个眼睛,亦即共有九个眼睛。每面之第三眼是在眉心间竖立的。在一些别的仪轨及图片中,马头明王左面绿而右面白,刚好相反。这也是另一种有传承依据的形相,并非有错。头发须眉具为金黄之色向上竖立 张口显露尖牙作哈哈吽吽呸呸巨大龙吼之音 于各面上有深绿色马首 各作尖厉嘶声 由鬃毛出火焰 上下俱有烈火之帐及围充斥本尊之头发及须眉都是橙带少许红之色,且都向上竖立。本尊之口露出四颗如犬齿的尖牙,表义已降服四魔。他口作“哈哈吽吽呸呸”(hahahumhumphetphet)之巨大声音,就如龙吼之声威。这是有如古代战争前,军人先大喊、大喝几声以壮军威之意。如果修行者无法持续想本尊同时在发声、同时又观别的内容,则间断想及本尊持续地作此吼声即可。在三个面上,各有一绿色的小马头,各出尖厉的马嘶声。马的鬃毛出火光喷射,而全个本尊身也有火光围绕着。上右手执持金刚杵 中手执持具三尖之三叉杖 下手持剑刃 上左降恶手印 中手执短矛 下手执肠脏勾索 上身穿鲜象皮及大地四宝 下身为虎皮之衣 身上以脂油血滴及大灰作饰严 佩人发所织成之线及六种庄严骨饰璎珞本尊具有六臂。此段是描述本尊右边的最上之手执杵,中间的手持三叉三尖杖,下右手执剑,左上之手作降魔的手印,中手持矛,下手执以肠为绳造成之勾索武器,身上披象皮(象皮之头向外勾而处本尊之腋下)、人皮(注:即文中之“大地四宝”)、虎皮及“六种庄严骨饰”等等。文中写得很浅白,应该不必衲详细形容了。我们凡夫身上穿的衣服,是有来源的。人是人,衣是衣,二者并无关系。佛则不然,他们的身上衣服及饰物,全是其智慧所化,衣亦即佛。同样地,本尊的身上之象皮及人皮,并非杀生而得,而是本尊之智慧化成,更一一有其表义。我们不必怕这些恐怖的描述,它们全有意义在内,就如本尊之口中四尖牙,看似恐怖,实表“已降四魔”之意,亦即表马头明王已成佛境的意思。四右足内曲 四左足外展 立化为八蛇相之八龙上 作九种舞姿之相 处于智慧烈焰之中央本尊有八脚,四左足向外伸,四右足向内曲,但也作“九种舞姿”。在古印度,开战前双方军队都要先作舞一番,以示我军威武及意令敌军畏惧,不像现代作战时一见面就开枪。仪轨中所说的“九种舞姿”,就是古印度之壮大军威之战舞。本尊足踩在八条蛇上。这八条是龙族,但我们观龙族为蛇之形相。这八条蛇之观想十分有用,譬如说你中了邪术或魔等非人之障,便可观这八蛇盘缠着下术的邪术士或干扰你修行的魔等,蛇又被本尊踩在脚下,便可以降伏这些障碍了。由其喉间至膝间之毛孔内 各各有微小忿怒尊向外观视由本尊头下至脚的所有皮肤毛孔,一一各有极细小的忿怒尊在内。一毛孔就如一鹰巢,忿怒尊就似老鹰般在鹰巢内向外瞪眼观视。这些忿怒尊,与马头明王相同模样,样子非常凶恶。此乃密相马头明王之不共观想,有多种不同用途,譬如说如果在有魔作害时,行者修法时可观想这些身上的小忿怒尊倾巢而出,诛灭魔妖。这种观想十分有效力,但对你们来说,不宜作这些法,故在修法中的大部分时间只观他们在毛孔中潜伏瞪视便足够了。此外,在本尊的心轮,要观有一个很小的日座,上有一红色的藏文“舍”字,还有本尊的真言“唵舍啤玛打车利达班渣固达哈也基华呼卢呼卢吽呸”以环形顺时针排列,正面向内而立起,围绕着中央的“舍”字。本仪轨并未提及本尊之坛城。大家如不懂观此本尊的坛城,也就不必特别观想本尊之坛城了,单观自己以本尊之身立在莲花及日座上即可。唵 奇里 奇里 努啥 尼易 疏哈omkirikirinuhrineyesoha唵 易 达玛 喜都怕巴华 喜度那地近他达加杜 喜也华达他 地近 渣唷 尼路达 伊崩 巴迪 玛哈杀玛那 唵阿线她 渣拉易 疏哈omyedharmahetuprabawahetunatekhantathagatohyawadhatatekhantsayonirodhaehbambadhimahashamanaomatsintazvalayesoha这两个咒是加持念珠的咒,诵时把念珠放左掌心,右掌盖在上面,诵咒时以气吹在念珠的母珠头上,便加持了念珠。为何要加持念珠呢?譬如说闭关时把珠不小心掉地上了,或一时忘了而把它带进厕所了,又或不小心踩到念珠等情况,就可以用这方法重新净化及加持念珠。这只是仪轨及法门的支节而已,并非太重要。我们修菩提心才是最重要的,相对之下,这些支节只是次要的。顺带一提,第二个咒在最原始的版本中,并无咒首之“唵”字及咒尾之“疏哈”。但不论有“唵”及“疏哈”的或无的版本,都是对的。由一切忿怒尊之口发咒声及放光向十方一切诸佛与菩萨作供养召请尊众之加持力量等融入自身自身与本尊成无二无别这一段是观想智慧身融入三昧耶身。“三昧耶身”是指自己所观想出来之自化本尊(注:“自化本尊”即如此仪轨中,自己化成本尊)或面前的对生本尊(注:“对生本尊”即如其它修持中观想的面前本尊)。我们凡夫的信心不坚定,往往难以相信这自己观想出之形相便是真的本尊。故此,仪轨中又再叫我们观想诸佛融入自己所观出之本尊身,以坚固“这真的就是本尊!”的信念。由于诸佛是无处不在的,大修行者可以不必作这部份的观想,但我们凡夫必须如此去做,方利于生起信心。在观想中,我们想咒声及光变为种种之供品,供养一切佛土中之佛等圣众,然后他们化出形如本尊、法器及咒字等等之化身(智慧身),融入自化之本尊身(三昧耶身)。本尊身本来已有光明,但此时的圣身就更增光芒了。光下放触及六道普有情众 除其痛苦与苦因 令得乐境诵至此段时,要观自己之本尊之心中“舍”字及咒蔓放出红光,射向六道一切有情,令他们全受到加持,全部被净化了。由身上毛根化生无量马头明王 遍天上地面及虚空 摧灭普作障魔王 贡布魔 登丝魔 黑咒与黑物等障 令成尘灰此时观身上化出许多大大小小的马头明王,外出把所有作害之鬼、魔、非人等全部消灭,他们的神识则全被超度往极乐净土。在观想中,我们身上化出之化身,在外出诛魔后,又回到身体毛孔中瞪视,一旦有魔出现,又再一次飞出降魔。这种观化身出出入入、忙碌地降魔的观想,我们不可用瞋恨心去观,而必须以悲心为动机、为了利益众生而降魔。实际上,我们凡夫的首要任务是先要降服自己的心魔,亦即自己之罪业、烦恼等,而并非外在的魔。故此,我们作此降伏外魔之观想时,只观化身外出一次、两次或顶多三次便足够了,多作反而无益。我们平时常听到有人抱怨说被恶鬼缠身致病,其实在大多这些情况下,作害的并非鬼类,而是一种叫“贡布魔”的非人加害而致病。“登丝魔”则是一种常常令寺院僧众不和合的非人障碍。其它的各种魔类多不胜数,在此似乎亦无必要一一细说。总之,我们观这些作害的魔类及邪术等全被降伏,这也就足够了。唵 舍 啤玛 打车利达 班渣固达 哈也基华 呼卢呼卢 吽 呸omhripaymatagtridavazratrodhahayagriwahuluhuluhumphet这个咒是本尊的主要真言。在每次修持此法时,我们若能把此咒诵上一千或二千次就最好了。若无时间,也应尽力多诵。诵此咒时,有多种观想可作,各有不同用途。但是,凡夫之辈如果未能净罪除障,希想别的就变得没意义了。故此,衲在此只讲忏罪之观想法,以后才教别的观想。有人会问:“我既已化为本尊,本尊有何罪业可忏呢?”对!本尊是佛陀,并无罪障可忏,但我们凡夫则有!在此段时,若作忏罪修持,必须放下或淡化“我即本尊”之意念,心中不强烈想着自己是本尊,但维持自己身为本尊形相之观,忏净的是自己作为凡夫之罪障,而非在为本尊忏净。在持咒时,我们观心中“舍”字及咒蔓流出白甘露,充满身体内部,一切身语意之罪业、障碍、我执、病患及非人魔障皆化为蛇、蜘蛛、黑水、脓血等排出身外,就如金刚萨埵忏罪观想一般。在持完咒时,身体变为净化了的清净身。另一种观想,则观心字及咒蔓放红光及红火,把罪障等烧毁。这种观想不是慢慢地烧毁的形式,而是像把羽毛略靠近猛火时,刹那火光一闪间羽毛便不见了之观法。以上两种观法,大家任择其一即可。班渣 顿育 戚宁 渣渣 三玛也萨华 三玛也渣 三玛也度 三玛也枣 三玛也督 三玛也摘 三玛也碑 三玛也碑布 呸也 仲波 玛那也 渣渣vazradhunjotrignenzazasamayasattvasamayazasamayadhogsamayajosamayatubsamayajersamayabeysamayabeybuephetyajungpomarayazaza本尊咒当然诵越多越好,但以上这个咒却不宜多诵,至多一座中持二十一次便够了。这个咒十分凶忿及具有力量,诵过多会无辜伤及住在修法地方附近之非人生命,所以不宜多诵。现在已修完仪轨的主体了,只余结行部分未修诵。哑呀 耳依 户呜 里哩 利利 噎嗌 饿柯 莺阿 卡加架伽额 查叉炸渣娜 他打达单娜 他打达单娜 拍怕巴爸吗 也那啦华 刹卡刹哈奇呀 哈青竹巴脚戚 疏哈a-ahei-eihou-ouhre-rehli-lihae-aehoh-ohham-ahka-khaga-gahngatsa-tsaaza-zannyatra-trahdra-drahnahta-thada-dahnapa-phaba-bahmayaralawashakhasahakyahlhachendrubpargyurchigsoha以此功德愿速证 忿马头王证悟境以能解脱普有情 悉达尔同等证境先诵这咒一次,然后观心中“舍”字放光照向全宇宙,令一切众生变为马头明王,一切地方变为清净坛城。光摄回时,把这些众生所变的马头明王,及宇宙所变之坛城,都溶化随光摄回自己心中之字,自己的身也由上下向心字融摄,只剩“舍”字,外无宇宙及众生,本尊身亦没有了,只有代表自己之心识的这个“舍”字。最后字亦由下而上地融摄至隐藏,我们此时应努力想着正在空性定中一阵子,然后由空性中重现为本尊,但这次只以一面二臂而不持法器之形相出现。最后便诵文中的四句回向。我们即使只修了一分钟法或平时供一根短短的香,也应回向功德予成佛之目的,否则下一刹那瞋心一生,便会令未回向之功德失去了。一旦回向了,功德便不会失去,成为了又一个成佛之因。诵完回向,便完成了一座完整的修持。在下座后,我们不论行、住、坐、卧都尽力保持自己是本尊身(一面二臂不持法器之相)的观想。日常修时,便依上述方法修。如果我们想作此法门之闭关专修,效用会更大。闭关分为基本的咒数成就闭关及长期的专修严格闭关。严格的闭关,自己在关期中决不可出关房之外,外人亦不准进入关房。如果作基本的咒数成就闭关,则可以不那麽严格,但也不可以随便随意干修法以外的事和随处走动。严格的闭关前,行者先要决定关期内自定之活动范围,在此范围的边界上放一石头,代表此法门之守关护法。关房就如将府,不容闲杂人等出入。而护法就如门卫保安,在外站岗,禁止外人进入。这个法门之守关护法名叫“甘露军达利”(AmritaKundali)。在安石时,我们要表明此为关界,祈请守关护法护持守着,说明只能允许什麽人进入,例如父母、自己之上师、送饭者及上门诊病的医生(以防万一在关期中患病而必须见医师),并要向护法立誓:“我誓入关房修持若干年/月/日,请守护我!若见我退心出关而踏出此结界,请您尽管诛杀我吧!”,以立决心!如果并非作如以上所说之严格闭关,则不必安石结外在的关界,但仍要在自己内心中结界,想着:“我在关期中,决不出此边界!”入关日宜挑藏历十四等“忿怒日”,或十五月圆日亦可。我们在入关日黄昏五点左右正式入关,先要供养关房附近的地神及非人等,请他们不作干扰,然后入座先修上师相应一次,再在六、七点左右上座修此仪轨,在持咒部分略诵一百、二百次咒。这一百、二百次入关日黄昏所诵的遍数,是不计入咒数成就闭关之数中的,必须由翌日正式闭关开始后、座上所诵之数才能计算。入关第二天早上开始,我们便一天分三次或四次修法。如果一早决定了修三座,便不可中途更改。如果决定了日修四次,亦同样不可改变决定。以一日修四座为例,应一早四点便上座修,至六点半左右修完,避开日出的那一刹那。在八点作第二次修,至十一点左右下座。在午餐后我们可略作休息,至下午二时再上座修一天中的第三次,此座可灵活一点,修二或三小时均可。在晚上七点左右,我们修第四座,至十点下座休息。此乃大概的闭关作息时间,但初入关时应每座时限略短,逐渐延长,但又在关期快结束时,循序渐减每座座上的时间长度。在每一座开始时,应先修六节上师相应法或兜率百尊上师相应法(注:见法师著作《心生欢喜》),然后才诵本法门仪轨,诵至持咒时便多诵,至一座结尾时把仪轨余下部分念完便下座休息。在一座与另一座间之时间,宜多作礼拜、曼达及持咒等修持,日常之功课亦不可漏作,反而要比平时做得更多及更好!但在非正式上座时间所诵之本尊咒数,是并不计入闭关咒数中的。闭关咒数只算四座正式上座修法时所诵的数目。以上已说完闭关的要求。如果作此法之基本咒数成就闭关,应在一关期中诵足十万遍本尊咒方可出关。整个法门的修持方法现已说毕。如果一支传承曾经中断,或者是不清净或来源不明,我们尽管怎样努力去修,也不知会得到什麽“成就”!在传统的开示中,法师有责任把自己的传承清楚交待一下,以示传承之清净性及不断性。刚才早已说过,这个本尊法门源自莲华生大师,历代相传下来从未曾中断过。衲的根本上师是金刚持赤江仁宝哲,但若在今天教授的这法门之传承上来说,衲的传承恩师乃另两位上师——宋仁宝哲(ZongRinpoche,-)和朗塔仁宝哲(注:RongthaRinpoche现居印度新德里,与祈竹仁宝哲亦师亦友)。宋仁宝哲是给予衲此法之传承灌顶的恩师,老师父曾任甘丹寺夏孜院的方丈。而朗塔仁宝哲则授予衲全部口传。有一种密相马头明王各种传承、法门及各家仪轨的合集,其中包括了这一支传承及这个仪轨在内。这本合集有两卷,朗塔仁宝哲曾把这两卷合集内所有的传承、法门及各家仪轨全都授予衲。合集中的仪轨有多种,长略不一,乃由历代祖师依据传承修持诀要而编著的。今天所授之这个短仪轨,是由清朝乾隆时代的国师章嘉大师所编的。该世之章嘉大师名讳是“章嘉游戏金刚”(ChangkyaRolpaiDorje,-),他是乾隆皇帝的老师,也是当时的大清国师。当时,乾隆皇求章嘉国师依传承开示,编一份短略的密相马头明王法本,章嘉国师便应弟子所求,写成了这份仪轨。这一世的章嘉大师著作甚丰,合集为包含这份密相马头明王法本在内的共十二卷之多!依衲所知,这份短略的密相马头明王法本,似乎是章嘉国师住在五台山时所著的。我们如果能每天修这个仪轨,便是最好的。如果实在不能,单单每天持之以恒地诵仪轨中的本尊咒,也有很大的利益。如果我们选择只持咒而不修诵整套仪轨,在持咒时心里强烈地想着“马头明王!您是我唯一的依怙!”这便足够了,不需额外再作其它观想。我们成佛、往生净土或者堕入地狱中,都是自己造成的!你自己不修持,佛也无法把你硬扛去极乐净土。同样地,也没人能把你推入地狱里。掉入地狱,完全是自己造成的。要上净土,也必须靠自己的努力,依佛陀所教地、一点一滴地慢慢积集善因。这些生死大事,必须靠自己!如果我们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去修持的话,起码要做到把唯一的一点点修持做得十全十美,好好地去做。这样的话,单单一点点的修持时间,也能有十分大的力量。如果我们连这样也办不到的话,只一味指望着别人或佛陀来帮我们,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希望大家多修皈依、多作善业、多修持及常常保持善心、快乐的心和无烦恼的知足心!「大同閣往期精選文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