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精准诊疗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91230/7723746.html医院订阅哦!·澳门学研究·
澳门文化范式的类文明机理
虞崇胜
[作者简介]虞崇胜,年、年在武汉大学分别获得法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政治文明理论与实践、全球化与国家治理研究,代表性著作有《政治文明论》《中国式民主的神与形》《第五个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逻辑》《治国安邦的政治艺术》(合著)等。
摘要
澳门的辖域虽小,但由于不同文化曾在这里中转、交汇、聚合过,因此,经过四百余年的积淀,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范式——澳门人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共同信念、共同思维习惯、共同行为方式。它既是西学东渐的结果,也是中学西传的结晶,是中西文化交流碰撞、古今文化对冲筛选、经过错综复杂的多元文化要素互动而产生的结果。它不同于单一文化的同一性、封闭性、排他性,而是撷取古今、融合中西、开拓进取、综合创新的文化成果,渗透着丰富和深刻的“类文明”即不同文明融合而成的共识文明机理。其中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异质文化的交流融合、同质文化的品质提升,可以简要概括为“汇”“融”“容”“和”四个层次。所谓“汇”,体现在不同文化、不同宗教在澳门交汇、汇通;所谓“融”,体现在不同文化、不同宗教在澳门交流、融合;所谓“容”,体现在不同文化、不同宗教在澳门共存、共荣;所谓“和”,体现在不同文化、不同宗教在澳门和合、升华。无论是大三巴牌坊建筑的中西合璧,还是观音莲花苑的观音与圣母交融;无论是佛教徒的诵经吟唱,还是天主教堂的福音唱传;无论是中西民俗同台娱乐,还是节庆中多个“双节”并存,体现的都不是“一”而是“多”,不是“离”而是“融”,不是“苛”而是“容”,不是“同”而是“和”。由此,就形成了如同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经过四百多年的交流和汇通,澳门文化既没有被西洋文化所同化,也没有被中国传统文化所禁锢,而是经过反复碰撞、交流、吸附、扬弃、提升,进而形成一种新的文化范式——澳门多元文化范式。它既有别于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主流文化,同时又吸纳了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精华,而且并非完全不同于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它一方面是独特的,产生于澳门特殊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又是普遍的,所展示的人类文化发展前景是共同的。在世界联系日趋紧密的全球化时代,由于它内涵了“汇”“融”“容”“和”的类文明精髓,必将在人类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展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关键词
澳门文化范式多元文化类文明汇-融-容-和
澳门的辖域虽小,但由于不同文化在这里交汇,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对接,豪门与市井在这里相融,因此,经过四百余年的积淀,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澳门文化范式。毫无疑问,以多元文化为特征的澳门文化范式不是任意生成的,而是澳门人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撷取古今、融合中西、开拓进取、综合创新的文化成果,其中渗透着深刻的“类文明”(不同文明融合而成的共识文明)机理。研究和揭示澳门文化范式的这一“类文明”机理,对于徘徊于全球化道路上的人类寻找新的文化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难得的启示性意义。
一在交流碰撞中形成的澳门文化范式
从明代中期到澳门回归前,澳门文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澳门自秦代纳入中国版图后,先属番禺县,后属香山县,在这里定居的人主要靠捕鱼与种植为生。由于长期在大海中漂泊,十分渴望有神明保佑,因此,妈祖信仰便进入澳门,并且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由此,妈祖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成为澳门的底色文化,也是澳门文化中最久远的基因。(2)16世纪30年代,葡萄牙人进入澳门之时,正值明代嘉靖时期。由于明王朝对传教士保持警觉,他们在未获准进入内地前都停留在澳门,于是,澳门一时间成为传教士的集散地。万历十一年(),罗明坚(M.Ruggieri,—)、利玛窦(M.Ricci,—)、巴范济(F.Pasio,—)神父获准入居广东肇庆;同年,澳门成立了议事会,对葡萄牙社区进行自治管理。崇祯十三年(),当葡萄牙摆脱西班牙统治后,因澳门在西班牙统治葡萄牙时期依旧悬挂葡萄牙旗帜,于是获授“天主圣名之城”称号。这样,澳门文化在妈祖文化基础上,融进了基督(天主教)文化。(3)清咸丰元年(),葡萄牙强占凼仔,后又占领路环、望厦、青洲。光绪十三年(),清政府与葡萄牙先后签订《中葡会议草约》《中葡和好通商条约》,允许葡萄牙“永居、管理澳门”,但未经中国同意不得将澳门让与他国。至此,葡萄牙完成了对澳门的全面管治,澳门外来文化中除了基督文化外,又增添了殖民文化。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澳门文化不断增加外来的成分,但是,中华文化的根基一直没有动摇,特别是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更显示出澳门文化的民族特征。年,日军入侵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区,大量中国内地难民涌入澳门,澳门各界纷纷发起救济行动,青年人返回内地参与抗日战事。直到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特区政府成立,澳门历史又翻开新的一页,澳门多元文化发展也进入了崭新时代,并且创造了“一国两制”实践的成功样板。
“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被人们称为颇具文化意蕴的“澳门故事”。但是,如果深度透视“澳门故事”背后的文化机理的话,不能不注意到澳门社会在长达四百余年的中西文化中转、传播、碰撞中形成的以多元文化为底色的澳门文化范式。在一定意义上说,正是独具特色的澳门文化范式,铸就了澳门历史和“澳门故事”的文化底色。
所谓范式,是指一个系统的整体样式和规范样式。它不是能被经验证实或证伪的个别命题的集合,而是由许多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命题和原理组成的系统整体。在自然科学界,范式是某一科学共同体在长期的探索、教育、训练中形成的共同信念,这种信念规定了他们共同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思路,为他们提供了考察问题、解决问题的共同方法,从而成为该学科的一种共同传统,并为其发展确定了共同方向。在人文社会科学界,范式是指人类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共同信念、共同思维习惯、共同行为方式。社会范式通常以文化范式为中心,了解了文化范式,基本就可以了解该社会的社会范式。
文化范式不是人类主观任意的产物,而是不同文化要素风云际会、相互碰撞又相互吸纳,既学习借鉴又比较取舍的结果。美国学者亨廷顿(S.P.Huntington,—)、德国学者米勒(HaraldMiller)分别从“文明冲突”与“文明共存”的视角考察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文明分析的基本框架,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