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出摩尼殿就能看到隆兴寺第二宝----倒座观音。
被鲁迅先生称为“东方美神”的五彩悬塑自在观音像。
摩尼殿内释迦牟尼佛像北壁为一座泥塑五彩悬山,悬山中现存塑像共30余身,其中最特别是明朝成化年间塑的高3.4米五彩观音菩萨像。
倒坐观音,表明观世音菩萨不渡尽众生、永不回头的大慈大悲。
观音头戴宝冠,项饰璎珞,帔巾自肩下垂,身着红色长裙,头微右侧,身略前倾,呈大自在状。
眼神微微向下俯视,目光恰好与礼佛者形成感情上的交流。
“倒坐观音”由于塑像坐南朝北,故称倒坐观音
鲁迅先生非常欣赏这尊塑像,称赞她是“将神人格化”了,将她视若佛教美学的代表作而珍藏,至今仍陈放于北京阜城门内鲁迅故居的书案上,被视为最美的观音。
这尊倒坐观音像高3.4米,头戴宝冠,坦露的胸部悬挂有璎珞项饰,清秀的面部和柳叶双眉让这尊观音更具女性化,微微翘起的嘴角让众生看到普度众生的观音是如此的和蔼可亲。
更令人称奇的是,不论你站在哪个角度看观音像,都会看到观音的双眼在看着你。
摩尼殿内玲珑典雅的悬山中,端庄恬静的自在观世音菩萨塑像,重塑于明嘉靖四十二年()。
观音像左足踏莲,右腿踞起,两手抱膝,身体稍向前倾斜,面容恬静,柳眉之下,那双智慧深邃的眼睛微微俯视,恰与礼佛者仰视时形成感情上的交流。
其人格化的仪表,突破了宗教偶像的呆板样式,为形神兼备的古代女子形象。
当年,鲁迅先生辗转得到这尊观音的照片,非常欣赏这一艺术佳作,视若佛教美学的代表作而珍藏,被鲁迅先生称为“东方美神”,被视为最美的观音。
走出摩尼殿向北,就看到这个牌坊。
穿过牌坊首先看到的是戒坛,戒坛是佛教僧徒受戒时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
戒坛屋顶为攒尖式屋顶,四条屋脊,每条屋脊上有六只神兽,说明戒坛的等级还是很高的。
这是一座亭台式建筑,现存木结构部分为清代重建。从外面看去,戒坛三层四面,第一层每一面有六根廊柱,廊柱之上是斗拱结构,支撑着整个戒坛的大屋檐。
隆兴寺戒坛是我国北方三大坛场之一,其余两处分别在北京戒台寺和五台山清凉寺。
坛内供明代铜铸双面佛像。二佛像相背而坐,背身相连,面南的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面北而坐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
一般寺院的戒坛上多供奉释迦牟尼佛或其十大弟子之一的优婆离。因优婆离持戒第一,所以在戒坛上多供奉其形象。
而隆兴寺戒坛上供奉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及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这在全国也不多见。
另外,这尊双面铜佛像具有明显的明朝中期宫廷造像的风格,在民间极为罕见。
下期介绍国内现存体量较大、时代最早的北宋转轮藏。
我朱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