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吃文蛤吗 https://m-mip.39.net/nk/mipso_4570040.html农历二月十九(3月12日),观世音菩萨圣诞日。
一心顶礼皈依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一心顶礼皈依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一心顶礼皈依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昔为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倒驾慈航,现作菩萨。又名观自在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以耳根圆通成就菩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云:“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华严经》云:“愿诸众生,若念于我,若称我名,若见我身,皆得免离一切怖畏。”关于观世音菩萨的故事,中国民间流行最盛的,是元朝大书法家赵孟頫(年一年)的妻子管道升在元大德十年(年)所作的《观世音菩萨传略》。在这本书中比较完整地讲述了观世音菩萨的身世。古时候有一个国王叫妙庄王,生有三女,名妙因、妙缘、妙善。其中三女儿妙善在出生的时候,身体洁净,相貌端严,五色云覆盖着身体,大地震动,室内外异香天华,空中响起天籁之音。妙善在幼年时期,喜爱佛法,不慕荣华,被人们尊称为“三皇姑”。长大以后,三女都到了出嫁的年龄,唯妙善不肯出嫁,执意出家,于深山修行。妙善先到白雀寺里修道,不久被妙庄王知晓,派人三番五次逼她回宫,她执意不回,妙庄王气极之下将寺院放火焚烧。但三皇姑并未被大火烧死,她被山神救出,藏到了香山上。没过多久,妙庄王得了一种怪病,痛苦不堪,需亲人的一手、一眼入药。妙庄王的大女儿和二女儿都不肯舍己救父。就在庄王病入膏肓之时,妙善知道后,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手和眼,很快治好了父王的疾病。妙庄王对女儿的孝心非常感动,并忏悔自己犯下的罪过,在香山上为女儿修座寺院。正当大殿上塑三皇姑像的时候,工匠请示庄王:“塑成什么样子?”庄王说:“全手全眼。”工匠却误听为“千手千眼”,于是就雕塑成了一尊千手千眼的三皇姑塑像。妙善在此修行,后来,功德圆满,成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妙善舍身救父,忠孝两全,成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流芳千古。而实际上,观世音早在过去的无量劫中,很早就已经成佛,号“正法明如来”。她为了普度众生,甘愿作菩萨。观世音菩萨具有平等无私的广大悲愿,对不同的众生,化现不同的身相:杨柳观音
右手持杨柳,踞坐岩上,手持净瓶。
龙头观音
以不同姿态乘龙显圣于祥云中,是化身天龙之身
持经观音
箕坐岩上,右手持经卷若读书,也有一说释持经为声闻身
圆光观音
身后有火焰圆光,大放光明。
游戏观音
五色祥云上箕坐或漫步自在形。与《普门品》中“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相应。
白衣观音
莲卧观音
双手合掌,在莲叶上作半卧姿,表三十三观音之小王身
泷见观音
在高山倚岩而坐,眺望流泉飞瀑,表《普门品》中“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之意。
施药观音
常为右手拄颊深思,左手放在膝上捻莲花,表示观音无时不在惦念世间疾苦,考虑拯救众生
鱼篮观音
脚踏鳌鱼背上,手提盛鱼的竹篮
德王观音
趺坐岩畔,右手持杨枝,左手置脐前,表三十三身之梵王。梵王乃色界之主,其德殊胜,故称德王。
水月观音
作观水中月形状,以喻诸法如水中月而无实体
一叶观音
又作莲叶观音、南溟观音。乘一片莲叶漂浮水上,故有此名。相传日僧道元自中国返日时,遇暴风于南溟时即默祷观音,忽见大悲尊乘一莲叶浮于海上,风浪遂止。
青颈观音
其像为三面四臂,所持之物为杖、莲花、轮、螺四种,身色为红白,颈为青色。
威德观音
箕坐岩畔,左手持莲花,或释为表三十三身中天大将军身
延命观音
倚水上之岩,右手支额,头戴宝冠设阿弥陀佛之圣像。或释为表《普门品》中“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着于本人”。
众宝观音
趺坐地上,右手向地,左手放于弯膝上。或释为表三十三身中之长者。
岩户观音
端坐于岩洞中,静思入定。或释为表《普门品》中“?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燃,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
能静观音
伫立岩畔,两手按一岩上,望海沉思。或释为表《普门品》中“为求金银琉璃……等宝物,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称观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
阿耨观音
佛教传说阿耨达池位于瞻部洲香山以南、大雪山以北,《大唐西域记》亦曾提及。阿耨观音名即由此而来。或释为表《普门品》中:“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
阿麽提观音
常乘白狮而身放火光之像,四臂分持摩竭鱼、白吉祥鸟、凤头、箜篌。为密宗所奉,表无畏之义。或释为表三十三身中之毗沙门身。
叶衣观音
敷草坐岩上,身穿千叶衣。或释为表三十三身之帝释。古印度东南部就有一个夏帕拉族,以树叶为衣。婆罗门教女神亦有此形象。
琉璃观音
又称香王观音、高王观音。形像为两手捧一琉璃壶,乘一莲瓣浮于水上。或释为表三十三身中自在天身。
多罗尊观音
多罗意为“眼”、“瞳子”,作中年女像,合掌持青莲花,为密宗所奉。或释为《普门品》中“或值怨贼绕,各值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
蛤蜊观音
居于两扇蛤蜊壳中,或乘于蛤蜊之上渡海。此像缘出唐文宗食蛤,遇观音现于其中的故事,也释为表三十三身中菩萨身。
六时观音
作居士装束。表三十三身之居士,以佛教徒每日六时(晨朝、日中、日没、初夜、中夜、后夜)奉供不断,故名。
马郎妇观音
妇女立像。表三十三身中的妇女身。
普悲观音
衣端受风立像。表三十三身之大自在天身。
持莲观音
手持一莲花,站或坐在莲叶上,多为容貌姣好的少女形象。表三十三身之童男童女身。
不二观音
双手相叉或低垂,在水中立或坐于莲叶之上,身着天衣,飘然自得地浮于水面。表三十三身之执金刚身。
一如观音
形象为乘云飞行空中,右手持说法印,能制伏雷电等魔扰。《普门品》中有:“云雷鼓掣电,降雹澎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配图的经本多画有观音与雷电降雨场面。
合掌观音
合掌立像。表三十三身中婆罗门身。
洒水观音
又称滴水观音。一手持瓶作泻水状,一手作法印,或持杨枝。表《普门品》中“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