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十九丨恭祝慈航真人观世音菩萨

农历二月十九,为慈航真人圣诞之期。

慈航大真人(观世音菩萨),又称慈航普度天尊、观音大士,号“慈航普度圆通自在天尊”,中国道家女真神仙。元始天尊曾赐其三光神水,以杨柳枝、玉净瓶为法器,以慈悲普度而闻名。

慈航真人在人们心中是一位闻声救苦救难的大慈大悲的尊神,也是道家和佛家共同尊奉的神仙。道家尊称为:慈航大真人观世音;佛家尊称为:观世音菩萨。

慈航真人是道家最早的仙人之一。早在殷商时期就有记载,慈航真人乃是元始天尊门下第九位弟子,也是唯一一位女弟子,十二金仙之一。

农历二月十九日,

恭祝圆通自在天尊

慈航真人觀音大士圣诞,

至心称念天尊宝诰可获福无量!

慈航真人观音大士圣诞之日,

念诰、诵经、持咒、茹素等

犹为殊胜,具大功德。

慈航宝诰

志心皈命礼。

庄王毓秀。受帝命而诞生。教阐南洋。奉敕旨而救劫。寻声感应。动念垂慈。圣德昭彰。玄功莫测。幽显昭苏而蒙恩济度。品物咸赖而荷惠生成。外道仰依。邪魔皈正。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寻声救苦救难。随心消厄消灾。碧落洞天帝主。圆通自在天尊。

至心称念慈航普度圆通自在天尊,不可思议功德。

奉祀慈航真人的三个重要日子

慈航大真人共有三个诞辰,其来源并非是指出世之日,其真正的诞辰来源:

第一个诞辰是在花月(农历二月)十九日,这天是慈航真人普度众生,救苦救难救万民的日子。

第二个诞辰是在荔月(农历六月)十九日。这天是慈航真人收服凌波仙子(即鲤鱼精),功成得道的日子。

第三个诞辰是在菊月(农历九月)十九日。这天是慈航真人功德圆满,回返洛伽山端严坐,成道升天之日。

在周朝之前,姜子牙扶助周武王灭纣王时,就曾得到慈航真人之助,收服邪道并降服了金光仙。这金光仙乃是一只金毛狮所化,后来这金毛狮就成了真人的坐骑。所以,道教有的庙宇中慈航真人座下乃是一头金毛狮,简称金狮,具头上还有八个小金狮头,故又称为九头金狮。

又有记载说,慈航真人是一位慈悲仙人,为了要普救万民,常常千变万化,帮助千万的黎民脱离苦难。相传,古时有个村庄,因有天灾降临其地,慈航真人不忍见到众生遭此劫难,能度就度,变其所化,救出万民之苦。慈航真人在度过众生劫难,功成圆满后,回返天庭,这天是农历二月十九日,因此这一天就成了慈航真人救苦救难之日。

相传慈航真人身怀道德天尊赐的宝镜,带着善童贤女,仙游过普陀山到东海朝见西王母,不小心把宝镜掉在东海中。这枚宝镜所发出的光恰巧照住了一只在东海修行的鲤鱼精,使他化成了一位美丽如仙的女子,名叫凌波仙子。凌波仙子要借助人的灵气,才能修炼成人形,因而到处寻找童男童女之气,少年男女因凌波仙子而不时丢了性命,人心伤透,百姓无不怒气冲冠,怨声载道。怨气冲天直达天庭,玉帝及西王母闻之,派天将下凡查问此事,才知道是慈航真人丢掉的宝镜所造成,即命慈航真人下凡去,收服了鲤鱼精,才能回天庭赎罪。

慈航真人为此下到了普陀山习道修炼,等候鲤鱼精出现而将他降服。为了降服变化多端的鲤鱼精,慈航真人便化为女儿身,足踏碧波,等待鲤鱼精的出现,千变万化中就是足化不去,化得不象女儿足,因此很难降服鲤鱼精。道德天尊见此情景,又赐给慈航真人一宝,此宝为千手千眼观世音之法。一日,凌波仙子化成一条金鱼在海中荡游,慈航真人便使用千手千眼之法,用篮子把金鱼捕获。鲤鱼精被降服后,皈依慈航真人门下,再修正果。这天是农历六月十九日,天庭赐为功成得道之日。受过救助的黎民百姓为答谢千手千眼观世音所救,将六月十九日奉祀为慈航观世音的诞辰。

慈航真人为了降服鲤鱼精而化作女儿身,在功成返回天庭时,忘记将女儿身变成正身,玉皇天尊见此状况,即命慈航真人速回洛伽山修回正身,时辰不得有误。可是在慈航真人回到洛伽山端严坐时,时辰已有所延误,因此在莲花台上端严坐升之日,还是无法恢复男儿身,却有男儿足的形象。这天是农历九月十九日,为慈航真人功果圆满,成道升天之日。

祖师圣诞,持诵经典,功德无量

《太上洞玄灵宝圆通天尊慈航元君本行妙经》

尔时。太上道君。於大罗境中。玉京山上。与大众说法论经。

是时。天降宝花。七色灿烂。道君身放万丈光明。光照十方万千世界。妙音回绕於空。久久不得散尽。

时班中越出一真人。上白道君。曰。臣於不久之前。下行於夫世。见有一修道之女。面容慈悲。身骑金毛雄狮。游行四方。闻苦救济。遇旱洒霖。无处不显。不知此女何来。与道何缘。

道君。微微顿首而曰。禅黎世界之中。妙庄国土之内。王号妙庄。庄王有女。讳字姓音。乃是通明殿中。玉驾前圣。奉令下生中土。生时有口不言。默默而过。年岁四春。庄王怒之。生汝何用。乃弃姓音于南浮桑。阿空山中。时经日长月久。云过雨休。姓音无粮。常日咽气。引月服精。自然充饱。忽与神人。会于阿空山顶。丹陵之舍。柏林之下。姓音勇伸右手。手题赤石之上。神人语姓音。汝虽不能言。可忆此文矣。姓音观视手下赤石。灵光顿悟。徐徐顿首。神人观毕。指点天空。遣朱宫灵童。灵童下降。勤传姓音医治之术。授其采书入字之音。姓音得之真传。于是口开能言。叩首百拜神人。便欲山出阿空。神人叫住。示姓音随至跟前。姓音会意。尊进神人之旁。神人言曰。汝非等闲之辈。乃是通明之臣。昔受。天帝敕令而下降夫尘。转换坤身。以便方方阐教。处处度灵。今授吾之妙法。虽非上顶密功。却乃济世之能。再授汝白玉净瓶一樽。樽中若现杨柳一枝。便是夫世受灾之时。汝须观其音向。闻其音祷。随其音声。寻至救世。待此瓶杨柳不开。便是世人度尽。亦是汝回返通明之日。汝须谨记。姓音尊领法示。百拜而退。

时妙庄国内。受之枯旱之厄。天降赤光。地土生火。人民焦燎。殃者万半。穿地取水而百丈无泉。捣山觅源而千里皆干。庄王巨惧。向天仰啸。是时。天开云路。显一女真。女真手持净瓶。净瓶中之杨柳。突发豪光万丈。升空再而下降。来至火焰之上。点而三点。洒至三洒。时天降洪水。高至数丈。遇火即熄。遇焰便灭。顿时一片清凉。炎气全消。千里皆得救济。万灵得以解脱。庄王欣慰。向天叩拜。乃见女真原为姓音。一时心有所感。头叩不住。声声呼唤。姓音微微顿首。化形隐景而去。

有偈是曰:

姓音还是天宫臣。号乃圆通慈航真。

下降暂为庄王女。修真得道阿空行。

发愿度尽世间苦。愿誓洒遍甘露霖。

世人称念圆通尊。寻声救苦到跟前。

道君宣经是毕。众真长跪。敬领示教。同声赞咏。十方仙圣神真恭礼。各复元所。普愿人天。敬信奉行。

太上洞玄灵宝圆通天尊慈航元君本行妙经终。

收经偈

慈哉正法明。如慧日当空。万天咸普照。亿类荷生成。一滴真甘露。天然九转功。广演大圆通。救劫寻苦声。香馥三千界。妙莲华下风。

大圣寻声救苦圆通自在天尊。

《元始天尊说灵感观音妙经》

尔时,元始天尊在大赤天大福堂中,会说三十二天帝君,日月星宿,上圣群仙,中界岳庭,名山洞府,五湖四海,三界众圣,一切善人,具登法会。啸凤鸣鸾,麒麟狮子,鹦鹉白鹤,五色毫光,照烛三界,一切琉璃,洞彻无碍,天乐徘徊,天鼓自鸣。召集十方,同侍御前。

会中有一玉女,名曰妙光,朝觐作礼。上问玉陛。臣妃有缘,得侍琼轩,切见阎浮海界,南洋浪里,有诸众生,常遭黑风迅发,波涛演没,尽沉海底,何能救度。

天尊言,昔有妙庄,帝王无后,连生二女,各各联姻。皇后梦中,见九天之上,抱送慈航普渡天尊,忽于昰皇十六年二月十九日午时,诞生于第,三宫主名,幼曰妙善,原是金真梵炁祖姥元君化凡,断除七情六欲,愿度女众,化育王宫,誓不叙婚。父王雷霆发怒,逐出宫门,即到白雀庵中修身学道。尼僧奏主,庄王闻奏,速差校尉,烧僧灭寺。大士告天泣地,感动三天,玉帝速差雷部,霎时大雨,顿息火光。宫主忙奔金阶见父,一总宫人哀劝朝臣,众告大士一心不愿招婚。妙庄帝王见恨,立发法场,枭斩刀砍不死,弦绳绞死,猛虎驼去尸体,魂归地府,阎君迎接,释放鬼魂,阴府神只放转还阳,太白变作老人,指引宫人。雷神护送,电母伴行,身登南海。海中有山,分为三处。第一香山,胜同极乐,紫竹林中,灵芝花木,绿柳净瓶,洒除尘垢,灭除魔障,潜心悟道。忽然帝王有难,身惹脓血之灾。大士空中见父王病,不能脱体,故作残疾僧人。臣僧当朝见驾,面奏帝王。今有南海山中,修仙女子,取她臂目合药,自然圣体安痊。庄王听奏,速差值殿军士,即往南海,割之女仙臂目而回。一时圣体安然。宫中二姊拜谢斋之。残疾僧人登云而去。皇后见影,好似宫主三儿。庄王到山还愿。宫人齐到山中拜谢。母女相逢,二姊学道,帝王发心,同登道岸。

六月十九日,白日升天,变还臂目,一手还千手,一眼还千眼,故号千手千言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碧落洞天帝主圆通自在天尊,大显灵通,一一变化。善财法眼,五十三参,来迎大士。若有善男子善女子,闻圆通名,称圆通号,请正一道士,或一或二,或三或五,或在宫观,或于家庭,燃灯诵经,修斋布施,放生续命,忠孝节义。大舍慈光,救度众生。

尔时天尊,恭对七宝道前,志心赞诵而说偈曰:

昔有祖姥天,誓愿广无边。欲度诸男女,化身降凡尘。

庄王为宫女,苦行十六年。证得金身在,三天玉帝前。

会上天尊号,圆通自在前。元始天尊敕,道海作舟航。

圆通时刻念,福寿日增延。女人多罪业,忏悔悉消愆。

路逢险难处,我即引在前。若遇江淮海,风和浪静恬。

若有官灾难,词讼即消愆。虔诵此经典,广开大法门。

说偈已周,称扬圣号。

志心皈命礼。

庄王毓秀,受帝命而诞生;教阐南洋,奉敕旨而救劫。随声感应,动念垂慈。圣德昭彰,玄功莫测。幽显昭苏而蒙恩济度,品物咸赖以荷惠生成。外道仰依,邪魔皈正。寻声救苦救难,随心消厄消灾。大悲大愿,大圣大慈。碧落洞天帝主,圆通自在天尊。

护法韦陀,侍从龙女善财,闻说此经,皆大欢喜。信受奉行,作礼而退。

元始天尊说灵感观音妙经

观音小赞:

圆通自在,昔号观音。净瓶绿柳洒凡尘,度出众迷津。世世生生,福果力天人。大圣圆通自在大天尊。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本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文章来源:网络图片来源:网络免责声明:本平台发布图文为公益分享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如有争议,请联系删除。

万物一体,命运相连,从今天起,无论你在哪里,都可以为这个世界祈福,送出你的爱、慈悲、希望和祝福。

心之力

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

天籁梵音:《彼岸》听即解脱咒

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的故事!

徒儿,师父真的没欠你什么!

修道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前世修行过的人的特征,看看你有没有~~

绝密《化性谈》全文,难得一见,曾救度无数人!

一曲《醒来》,空灵唯美,犹若天籁!

公益活动,诚邀您的参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yinliana.com/glhy/85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