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山峰,金华人一天不见就要掉眼泪你有

“三面环山夹一川,盆地错落涵三江”,金华的基本地貌一大特点,就是山多。

在金华,有一座山,她不高,却在千百年以来,让外出远行的金华人有“一日未见,就要落泪”。

她是金华人心中故乡的符号,是金华这座年古城的自然地标。

她是位于山麓下的浙江师范大学这所名校校徽上的标志。

她就是金华人心中不可替代的“最美山峰”——尖峰山。

远望尖峰山

尖峰山景区全貌

浙江师范大学校徽上的尖峰山

金华人的乡愁符号

尖峰山,古称芙蓉峰,海拔米,孤峰独秀,拔地而起,拱卫着巍巍金华山。她屹立于金华城北,从市区驱车沿八一北待一路向北只需10分钟左右。

余光中说乡愁是一张船票,对金华人来说,尖峰山就是乡愁。尖峰山既是金华城的天然地标,也寄托着金华人的乡愁情怀,自古以来,外出远行的金华人就有“一日不见尖峰山要落泪”的说法。

这里是登临俯瞰金华城市的最佳点之一,登顶需爬一千八百多级台阶,每天登山者络绎不绝,它是金华双龙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点之一。

尖峰山景区入口

金华山巅看俯瞰尖峰山和金华城

尖峰山与金华城夜景

近日,浙江省林业厅评选出了浙江“最美”的山峰和峡谷,金华市区的尖峰山与婺城区的九峰山、武义的牛头山、磐安的青梅尖和大盘山、东阳的东白山一起入选。山不在高,有名就行。尖峰山能入选“浙江最美山峰”,不在于她的高拔险峻,而在于她在金华人心中的独特地位。

尖峰山的历史

《方舆记》记载“孤山特秀,状若芙蓉,故名。”

明代杜桓曾写下《金华十咏·芙蓉晴翠》,诗中赞赏道:“长山直下小尖峰,一朵芙蓉植半空。”

明代诗人胡应麟《芙蓉峰》一诗颇具气势:“万仞嵯峨雾色重,青天谁削紫芙蓉。”并称赞她是“玉女盆边第一峰”。

公元年,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来到金华,去的第一站就是尖峰山。

从金华山莲花观景台看尖峰山尖峰山与金华城

徐霞客在游记中这样写道,“自罗店东北五里,得智者寺。寺在芙蓉峰之西,乃北山南麓之首刹也,今已凋落。而殿中犹有一碑,乃宋陆务观为智者大师重建兹寺所撰,而字即其手书。碑阴又镌务观与智者手牍数篇。碑楷牍行,俱有风致,(恨无拓工,不能得一通为快)。寺东又有芙蓉庵,有路可登芙蓉峰。”

“一寺一庵一峰”,徐霞客通过对笔下三大标志物的描述,为我们真实展现了当年尖峰山一带的景象。

据《光绪金华县志》记载,在尖峰山顶,最初有一座潜岳院,因尖峰山古时有“潜岳”之称而得名。宋治平二年改名法喜,后废,仅存遗址和井。于是在峰下建庵,名芙蓉。因为求嗣者多祈于此,更名麒麟庵,又称观音庵。明末徐霞客还见到过芙蓉庵,其废弃湮没应该在清代。

智者寺与尖峰山

位于尖峰山西侧的智者寺

如今,复建后的智者寺已闻名江浙一带,“漫步尖峰山,参禅智者寺”的金华山旅游品牌也已打响,唯独芙蓉庵留待后人追忆或复建。

编外:智者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七年(公元年),大概是“南朝寺”的年代,是南朝梁武帝为智者国师所敕建的道场。智者寺香火鼎盛时,曾有寺僧两千余人,占地五百余亩,殿宇五进,规模宏大,为江南名刹。

智者寺距今已有近年历史,故址位于金华山南麓,尖峰山之西。是南朝梁代楼约法师的道场,又名智者广福禅寺、智者圣寿禅寺,俗称“北山禅院”或“北山禅寺”。

智者寺在唐代已名闻遐迩,吴道子游智者寺时画有《童真观音像》,宋太宗于淳化、至道处间曾为智者寺两降御书共卷。

智者寺兴盛于唐,重修于宋,延续至元明清。民国时,智者寺部分殿宇毁于火;抗日战争时,智者寺成为国民党的军营;解放后,智者寺故址成为金华尖峰水泥厂,年智者寺建筑被全部拆除。

复建后的智者寺

年6月,浙江省民宗委正式批准复建智者寺,目前复建项目已经基本完工,依山而建,气势恢宏的唐宋风格古刹已然重见天日。复建智者寺入口区主要有九龙壁、入口广场、洗心莲池、南门、八功德水广场、三归桥等。

中心区建筑组群主要分为三进。一进包括天王殿、钟鼓楼、迦蓝殿、祖师殿;二进为大雄宝殿、文殊阁、普贤殿、大慧堂、博物馆;三进有藏经楼、观音殿、地藏殿。此外,还有方丈院、雷音亭、佛茶苑、库房、监院楼、云水堂、僧堂等建筑。

你有多久没去爬尖峰山了?

你对尖峰山和智者寺有什么想说的?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由『浙一条』原创,图片来源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yinliana.com/glyf/117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