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大士赞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浩浩红莲安足下湾湾秋月锁眉头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观音大士悉号圆通十二大愿誓弘深苦海渡迷津救苦寻声无刹不现身中土震旦,户户阿弥陀,家家观世音。可以说,汉地著名的四大菩萨中,观音菩萨以其慈悲济世,最为深入人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汉地最广为流传的佛教经典,更是观音菩萨示现东土的象征。如今最为著名的《心经》译本是唐玄奘法师所译,但《心经》最早则是由月氏和尚支谦翻译成汉语(公元~年)。玄奘大师传记中记载,大师根据汉译版《心经》,又重新翻译了如今传诵率最高的个字的《心经》。此后,大师又将《心经》回译成梵文,这也是唯一一部由汉文翻译回梵文的佛教经典。《心经》作为最脍炙人口的佛教经典,在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以及中日韩等广大地区都拥有毋庸置疑的地位。而在宋黄龙国时期的昙无竭法师,历尽艰险所求回来的《观世音菩萨受记经》,更是详细记述了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的出处,这部经也是昙无竭法师留下的唯一一部经典。
视频:《心经》(日本药师寺宽邦)
经中言:无量劫以前有一位金光师子游戏佛的国土,如果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庄严像是毛端的一滴水,那么此国土的庄严则如大海水一样浩瀚无边。彼时,国中有王,名威德王。
此威德王八万四千亿岁奉事金光狮子游戏佛。金光狮子如来为他演说无量法印,即凡所修行皆发无量的誓愿,布施无量、持戒无量、忍辱无量、精进无量、禅定无量、智慧无量、所行六度摄生死无量、慈愍众生无量、庄严净土无量,成就色无量、音声无量、辩才无量。乃至一念善根应回向无量,如回向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得无生证,以佛涅槃而般涅槃,无量空无量、无相无量、无愿无量、无行如是、无欲实际、法性无生、无着解脱、涅槃无量,以一切法无有限量故。
这位威德王有一天在花园中入定。此时,王身边左右有二支莲花从地涌出,杂色庄严,其香芬馥,如天栴檀,有两个童子化生在其中,结加趺而坐。
威德王就从禅定中起,问这两位童子是神是鬼还是人,叫什么名字?
这时右面童子就以偈回答:
一切诸法空 云何问名号
过去法已灭 当来法未生
现在法不住 仁者问谁名
空法亦非人 非龙非罗刹
人与非人等 一切不可得
随后左面的童子也以偈而答:
名名者悉空 名名不可得
一切法无名 而欲问名字
欲求真实名 未曾所见闻
夫生法即灭 云何而问名
说名字语言 皆是假施设
我名为宝意 彼名为宝上
这两位童子就是宝意童子与宝上童子。二人说完,就跟威德王一起去见金光狮子游戏如来。行礼之后,两位童子一起问佛说:
云何为供养 无上两足尊
愿说春义趣 闻者当奉行
花香众伎乐 衣服药卧具
如是等供养 云何为最胜
金光狮子游戏如来回答说:
当发菩提心 广济诸群生
是则供正觉 三十二明相
设满恒沙刹 珍妙庄严具
奉献诸如来 及欢喜顶戴
不如以慈心 回向于菩提
是福为最胜 无题无有边
余供无过者 超逾不可计
如是菩提心 必成等正觉
如此一问一答,两位童子就说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偈子:
诸天龙鬼神 听我师子吼
今于如来前 弘誓发菩提
生死无量劫 本际不可知
为一众生故 尔数劫行道
况此诸劫中 度脱无量众
修行菩提道 而生疲倦心
我若从今始 起于贪欲心
是则为欺诳 十方一切佛
瞋恚愚痴垢 悭嫉亦复然
今我说实语 远离于虚妄
我若于今始 起于声闻心
不乐修菩萨 是则欺世尊
亦不求缘觉 自济利己身
当于万亿劫 大悲度众生
如今日佛土 清净妙庄严
令我得道时 超逾亿百千
国无声闻众 亦无缘觉乘
纯有诸菩萨 其数无限量
众生净无垢 悉具上妙乐
出生于正觉 总持诸法藏
此誓若诚实 当动大千界
说如是偈已 应时普震动
百千众伎乐 演发和雅音
光耀微妙服 旋转而来降
诸天于空中 雨散众末香
其香普流熏 悦可众生心
这位威德王就是释迦摩尼佛的前身,而宝意与宝上二位童子就是观音势至,这个偈子也就是二位菩萨初发菩提心时所说的偈子。
世尊说:在阿弥陀佛涅槃之后,西方极乐世界正法灭后,过中夜分天亮的时候,观世音菩萨在七宝菩提树下,结加趺坐,成等正觉,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其佛国土自然七宝,众妙合成庄严之事,诸佛世尊于恒沙劫说不能尽。而且往昔金光师子游戏如来国土的庄严对于普光功德山王如来的国土,百千万亿倍所不能及。
12世纪日本平安时代准胝观音
绢本着色.4×47.4
在《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中记载,观世音菩萨为了适应各种不同根性及类别的众生,化现三十二种不同的身份,为之说法教化,包括:
佛身、独觉身、缘觉身、声闻身、梵王身、帝释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将军身、四天王身、四天王国太子身、人王身、长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罗门身、比丘身、比丘尼身、优婆塞身、优婆夷身、女主身及国夫人命妇大家身、童男身、童女身、天身、龙身、药叉身、乾闼婆身、阿修罗身、紧那罗身、摩呼罗伽身、人身、非人。
著名的《法华经·普门品》在日本被尊称为《观音经》其中所举的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三身,与《楞严经》三十二身大致相同,那便是:佛身、辟支佛身(即是独觉和缘觉)、声闻身、梵王身、帝释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将军身、毗沙门身、小王身、长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罗门身、比丘身、比丘尼身、优婆塞身、优婆夷身、长者妇女身、居士妇女身、宰官妇女身、婆罗门女、童男、童女、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及非人等身和执金刚神身。
这些数字其实都不是定数,只是比喻,应众生所需,实则观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应化无量。
汉传佛教早晚课中的大悲咒,出在《千手千眼大悲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经》,为千手观音的根本咒。唐密法门中的准提观音也是与观世音菩萨互为化身。准提佛母有三目十八臂。三目表佛眼、法眼、慧眼,即表不纵不横三谛一如平等义,为理智事三点,佛部、金刚部、莲花部之总摄。十八臂上均以白螺宝为钏,表音胜善说法之义。
十八臂观音
十八臂观音的十八手作不同之表征。初见准提佛母像,很多人常常不知道十八支手的含义,深寓哲理:
准提佛母中央双手作说法印,为破人道贪嗔痴三障,说法利生,教人学法,令证三身果位。
右第二手作施无畏印,右掌五指开立,为五智之光明义,是令人道众生无畏,实具大悲深重,故显此手印。
右第三手把剑,此剑乃智慧剑,降断三障四魔,除三毒五欲,故持此剑。
右第四手持数珠,数珠表智慧为转法轮之义。母珠表本师阿弥陀佛,数珠绪表观音大悲,绪贯一百零八烦恼,转一珠断一烦恼,证百八三昧,具不可思议功德。
右第五手把天妙果,天妙果有万子,表圆满万行善之种子,显佛果圆满义。
右第六手把钺斧,是以大钺斧能破一切,令人摧破一切无明、难断惑障之义。
右第七手把钩,万德皆归准提尊,尊中之王,四海悉皆朝宗,有钩王义。持钩并含召一切众生,令入本有内证之法界宫,召入如来寂静智德,是故持□。
右第八手持金刚杵,金刚者坚固不动智,杵有破体之力,即摧灭三毒,显三部诸尊。
右第九手把宝鬘,宝鬘是贯花叶之物,是花鬘,具万德庄严义,有平等性智之功德。
左第二手持如意宝幢,为表高立净菩提心宝幢,于无量福惠诸贪乏众生,施与世出世愿,有众善根本万行源底之义。
左第三手持莲花,红莲花自性清净,表一切众生心中有本来清净理,虽沈沦无三毒泥中,往来六趣四生垢秽,不染犹如莲华。
左第四手把澡罐,表瓶灌能盛满一切,为此佛母出生三部,诸尊盛满之德。
左第五手持索,此索为降伏恶魔,忿怒诸尊皆持有,可系缚难伏者不令倾动,引入本有法界宫,有大悲方便之义。
左第六手持轮,轮能转惑摧破,表二十五有生死流转依之得止,轮又有圆具足之义。
左第七手持螺,吹大法螺演大法义,说寂灭法,降伏众生烦恼惑障之义。
左第八手持贤瓶,具三昧耶,流出宝藏及经典,施与众生。
左第九手持般若箧,十方三世佛菩萨,依般若无不成佛,准提佛母为诸佛能生母,故持般若箧。
这十八手又表十八不共法,由此可知准提佛母身像的甚深含义。
向上滑动阅读全文
观音道场
观世音菩萨道场在浙江宁波普陀山。普陀洛迦山上有观世音宫殿。唐大中元年(年)始为道场,最早建寺则于年。每年农历六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成道日,汉地寺院多举行出家剃度仪式,以此感念观音菩萨功德。值此观音菩萨成道日敬请以诸供养执持菩萨名号感念三宝功德祈愿佛法久住国泰民安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资料︱谷竹图片︱网络
视觉︱由由编辑︱江澜
统筹︱丽尼
轉載請註明出處
投稿請聯系我們
xiyougzsh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