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手足癣医院地址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4/8590007.htmlYQ胶着又焦灼,在家整理一下漏写的欠稿,好地方真不少。今年过年迎财神时,我在宜昌,家人说咱们也找个寺院去凑个热闹吧。找到一座“玉泉寺”,距离宜昌市区60多公里,属当阳,恰好在宜昌返回武汉的路上。挺普通常见的寺院名,全国同名同姓的起码十几个,它是宜昌香火最旺的寺庙之一。按导航抵达“玉泉寺”,皱起眉头,寺院在哪里?停车场的占地范围很大,只有一座像景区旅游中心似的现代建筑。宝刹深深深几许,不肯轻易与我相见。没有卖门票,花10元换乘景区巴士,送到一座新山门前,下车跟着拜财神的人流开始愉快地漫游。(从新山门到旧山门有三重门,之后才是寺院正门。这是第二座门。)有一条进香拜神的长长步道,茂林夹道,尽头碧嶂参天。唔,有一种预感,这寺来头不小。平日里的清幽肃静之地,过年张灯结彩带来些凡俗欢乐,还有真人扮财神寿星和香客们合影,人人红光满面有祥瑞之气。 绕过热闹的人群背后,我忽然在门侧的高台上看到一座罕见的古代铁塔,“秀拔天骨,清癯玉立”。我吃了一惊,什么年代的铁塔能留存至今?有围挡,正在进行修缮工程,无法目睹它的全貌。幸好景点介绍牌没挡住。细细读来:眼前这座“棱金铁塔”,高近17米,重26吨多,铸造于北宋……宋朝铁塔!跨越千年的生铁不朽奇迹啊,是真身吗?牌子答,“除塔刹为清代道光年间以黄铜重铸外,塔身为宋代原件。”雀跃!“现为我国保存最高、最重和最完整的古铁塔。”早在年,它就被列入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单,国宝啊。今日相见,三生有幸。又不是不锈钢,风吹日晒,铁怎么会不锈呢?一个谜团。有意思的是网上有文说,上世纪90年代曾为它“画蛇添足”做过化学封护,反而变得锈蚀暗淡,不然还要乌黑闪亮。八角十三层,看上去就像一尊玲珑的木构楼阁,又像一柄金刚持的铁鞭。更让人喜出望外的是,塔身上著有铭文字,记载了塔名、塔重、铸建年代、工匠和功德主姓名及有关史迹。还铸有佛像尊,又有人喊它“千佛塔”。真想贴近看看它。端庄稳健,几十吨的金属巨物不歪不倒,“不施榫扣,不加焊粘,逐件叠压,自重以固”。我查到一个答案,它是用“堆土法”铸造的,塔分13截,分截铸造,用土壅平,逐层向上。“它对研究中国古代冶金铸造、金属防腐、营造法式、建筑力学、铸雕艺术以及佛教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它默默站在山门的旁边,香客们如潮水匆匆流过,我一个人站在那儿欣喜莫名。等一等,它的秘密远不止于地面上的塔。冶炼几十吨生铁、造一座四层楼高的塔绝非易事,究竟是谁、为何会在这湖北深山里造一座昂贵的铁塔? 穿过第二座山门,看砖的斑驳这个可能是老山门。右手边出现一个售票处,舍利宫入口,有人招呼10块钱看佛牙舍利。啊?这么魔幻。释迦牟尼佛的佛牙舍利,我与它缘分匪浅,年访问斯里兰卡,重要一站就是佛牙寺,璀璨宏伟的宫殿群震慑人心,只为供奉一枚国宝佛牙舍利。脑子里冒出好大一个问号,我用手机飞速查了一下新闻,全世界目前认可的佛牙舍利只有两处。还真有关于“世界上第三枚佛牙舍利在当阳被发现”的报道(央视网)。细读舍利宫的介绍牌,写的是“佛舍利”。掏10元,一探究竟。(进地宫全程不拍照)走过一条深邃石壁甬道,很快到了一个陈列室。我没有细看,一心想去主宫。地宫为石质六角形竖井,内置汉白玉须弥座,座上置石函三重,香火隆重。有面善和气的工作人员,指引我看看唐朝厚重的石雕“舍利函”,高约80厘米。函顶刻楷书铭文,记载了武则天赐舍利的前前后后。这枚舍利确实是唐朝宝贝,武则天亲赐给玉泉寺。只是它是否是释迦牟尼的佛牙,尚有争议,留下一个谜团。我望着那供奉着佛舍利的龛,猜测着种种可能性,工作人员又示意我,可以更靠近一些观看……我凑近看,光华灿烂的一粒。那宋代铁塔又名“如来舍利塔”。本是个唐朝砖塔,倒塌后,北宋改铸为铁塔。有意思的是,铁塔早有人知,却迟迟无人发现塔基下藏有唐朝国宝,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据说,当时铁塔歪了,文物部门给铁塔落架正形,惊喜地发现塔基下“深藏无数珍宝,以武则天亲赐玉泉寺的佛牙舍利子1枚、舍利子枚、皇室供奉的水晶珠、鎏金菩萨等等国宝。”旋即兴建了这座地宫,将唐朝国宝们陈列其中。我赶紧又跑去陈列室看看。进地宫的游客寥寥无几,我一个人看得自在。(玉泉寺正门,舍利宫在它斜对面) 走出地宫,我脑中闪过一念,唐朝帝王御赐国宝的寺院,这座玉泉寺究竟该有多少岁?手机手机,快告诉我。大喜,原来宜昌这座玉泉寺,是“中国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年,整座寺院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真宗明肃皇后敕建玉泉寺,其规模达到“为楼者九,为殿者十八,僧舍三千七百”,居湖北佛界之首。)有多古老?东汉末年即有僧侣结茅为庵;南朝后梁时正式建寺,梁宣帝敕玉泉为“覆船山寺”(借它后面那座山名);隋时,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口和尚,正式扩建并改名为“玉泉寺”;(可惜,天台宗后在浙江天台山兴盛,很少有人知道,湖北宜昌曾是天台宗的祖庭了。)此时,宜昌玉泉寺,已与南京栖霞寺、天台国清寺、济南灵岩寺并称为“天下丛林四绝”。可笑我身为一个湖北人,却只闻栖霞\国清,不识玉泉。这片叫玉泉山的风景区,真是一块宝地。它不仅是佛教天台宗的祖庭;也是禅宗北派的“北宗初地”——神秀大师曾在此地开辟道场修行20余年。(对,正是说出偈颂“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的那位);越查越有兴味,不得了,这里也是武圣关羽成为“武财神”信仰的发源地,拥有天下第一家关庙;……不说故事,单说游玩,玉泉寺有什么可观赏的呢?我那天初见玉泉寺,走马观花,没有仔细看看它的大雄宝殿——“中国南方现存最大的一座古建筑”,据说72根殿柱都是金丝楠木。站在大殿之前宽敞的月台,南有唐代千年古银杏,北有明代仅存的大塔柏。注意殿前有重1.5吨的隋代铁镬、元代铁釜、铁钟。查资料说,殿内有一副石刻观音画像,传是唐代画圣吴道子手迹。下次寻找。游玩玉泉寺,你要做好爬小山的准备。寺院依山就势,主要建筑布置在一条东西轴线上,南北两翼布局灵动,楼/台/堂/阁/庵/院高低错落,曲殿回廊,朴素雅静。古刹多古树,它们是穿越千年的精魂。岚光云影,石韵松涛,灵境无边,观赏不尽……半日玉泉寺,一半儿的时间我都在欣赏古树。玉泉山上有“三白九柳一棵松”最为著名。“三白”就是三棵唐代古银杏,很容易找,满身披红、被最多游客围观拍照的就是。我兴致勃勃地去找那“九柳”,心想我见过最老的柳树在兰州,多岁,难道玉泉寺有九株千年柳树?错了,“九柳”不是柳树,而是九株枫杨。听说寺内还有几株神奇的植物:1、“一棵松”即夜明松,说是松树的叶子日开夜合,白天张开.夜晚合拢。2、寺内殿后有一棵桂花树,非常奇特,不论冬夏每月开花,下雪也桂花满树,异香扑鼻,人称“月月桂”。3、寺内池塘中有千瓣莲,每年六月开放,花期三个月,约有到瓣——且双蕊,又称并蒂莲。天赋异禀也是谜团,你可以去找找它们看。步道原路返回停车场,一路上我还有个奇怪的发现:当地香客不时往树林里跑,男女老少捡细枝抱粗枝,走得欢喜,把树枝整理放放好恭敬地放入车后备箱里——回家烧灶?向一位胖阿姨打听,噢,原来是“把财(柴)带回家”。 一座当阳城,半部三国史。我们离开玉泉寺,去拜祭仅仅距离它14公里的关陵(关羽陵寝)。当阳关陵肃穆,它与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河南洛阳关林并称中国三大关庙,已有余年历史。我们去时正春节,游客零星,更显得萧索凄凉,与守陵人小聊了一会儿,感叹财神庙里拜泥关公人满为患,真身在此却冷冷清清。(冬季树木枯槁,现在应该是郁郁葱葱了)当阳是一座被远远低估的古迹重镇。“当阳”二字本就不俗,源自《左传》,谓阳为日,言天子当日,“当阳”指帝王登位。有人统计过,回的《三国演义》中发生在湖北的故事有76个,而在当阳的就有37个。小城故事多,多淹没于残垣荒草间。你若去宜昌旅行,不要错过当阳。 我爱去宜昌,肥鱼鱼鳔、红油包子……融合川鄂风味,美味俯仰皆是。手机为什么会在宜昌推送一家尼泊尔餐厅给我?又是一个谜团。(宜昌夜景,江对面的山霓虹满披)餐厅名字叫“尼泊尔人家(辉叶餐饮NepalHouse)”,躲在一个小区里面。我们打电话问路,女店主指引下坡又上坡,还特意跑到路口来接我们。餐厅里真有几个尼泊尔小伙子。客人下单小票是双语的,尼泊尔厨师只在小小的窗口出餐时,露出微微笑脸,忽闪着大眼睛。尼泊尔服务生很腼腆,有礼貌地递上餐就赶紧溜掉。(餐前一杯尼泊尔奶茶,餐后一碗尼泊尔酸奶)一切关于异国佳肴的疑问,都要靠女店主来解答。她推荐的“玛莎空心球”(PANIPURI)算泊尔国的街头风味小吃,要按她的示范来吃:像敲木鱼一样用勺子敲开酥脆的空心球,舀进土豆泥,小心淋上一勺凉凉的料汁(薄荷、柠檬、罗望子酱等),一口塞进嘴,新鲜香料“水弹轰炸”,人人动手玩起来。这家适合爱吃咖喱的朋友。尼泊尔菜很像印度菜,香料为王,咖喱比奶香香的泰式咖喱更猛烈带劲。“牛肉咖喱饭”,瘦瘦长长的印度香米,每一粒都被咖喱包裹,炒得干香。吃完后香醇的咖喱味一直在脑中回荡挥之不去。黄油烤馕ButterNaan烤得喷香诱人,是一张讨人喜欢的大薄饼,更香软,有嚼劲——别急着啃,它不是主角,它是一个吃咖喱的工具。女店主再次现场教学,“怎样用你撕下的馕舀起最多咖喱的技法”,喏,有心机地把它对折成一个“尖嘴撮箕”。因为尼泊尔高海拔、日照强烈?炸出的基围虾像皮肤晒得通红黝黑的当地人。身段像印度舞姬,没有辜负“脆香炸虾”之名,我们高高兴兴加点了一份。人均60元的泊尔午饭,地道又家常,阳光温暖,假装身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村庄里。人在旅途吃饭香。祝你吃雪糕吃出“上上签”。
···············································
武汉最贪玩的老号,屡次在新榜湖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