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传入中国后,佛和菩萨的形象逐渐为国人所熟悉。人们常见的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宝相佛、西方安乐世界无量寿佛、北方莲华庄严世界微妙声佛,以及驾狮子持智慧之剑的文殊菩萨、骑白象的普贤菩萨,都是从印度传来的。而“送子观音”的形象,却是中国佛教所创造的。《法华经》中说:“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这是民间“送子观音”的由来。
“送子观音”俗称“送子娘娘”,是抱着一个男孩的妇女形象。“送子观音”很受中国妇女喜爱,信徒们认为,妇女只要摸摸这尊塑像,或是口中诵念和心中默念观音,即可得子。
《法华经》中说:“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意思是说:如果有女人想生男孩,只要真心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会生下福德智慧的儿子。如果有女人想生女孩,只要真心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会生下端正有相的女儿。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礼拜就是带着恭敬心至诚心;供养就是以香花等物品供品养;多称念菩萨的名号。最好能供奉观音大菩萨,专诚礼拜供养,每次拜完之后,说出你心中的愿望。
如果你至诚恳切,诚心诚意的有求于观世音菩萨,菩萨是会遂众生所愿的。如果如愿,一定要戒杀、多放生、尽量吃素、多布施、广行善事,为孩子积福,平时也要多称念菩萨名号。
佛曰:今生种种遭遇皆是前世造的因。若想求子成功,先要了业,或是许下愿了此业的愿望,并在菩萨的指引与加持下来了业消除此业,这样求子才会圆满,比如经常随缘放生物命,解救与爱护物命,积善;经常读佛法经典“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并持戒一段时间(7天或半年),期间尽量的不吃肉、鱼、葱蒜、不同房(目的是清净与保养身体,调整身体的不良状态),在期间要经常读诵普门品,只要真诚的做,菩萨必会亲临满你所愿。雷雨、大风等天气不要同房,这样对以后的孩子不好。以上所说的尽量做即可。
去寺院或是佛堂不用买那个又高又大的香,化学合成的,即污染空气又熏人。一颗真诚的心,一个至心的礼拜与菩萨名号即是对菩萨最好的供养。
最重要的三点:1、经常诵读普门品,此经读懂了,去不去普陀山都行了。但是有机会的话还是去的好。2、尽量如理如法的放生,最好是吃素。3、经常默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或“观音菩萨”。送子观音的来历据说,送子观音原是一名舞艺超群的牧羊女,因她的才华而受人仰慕。有一回,国王设宴款待得胜归来的勇士,邀请她前来献舞助兴。牧羊女虽已怀有身孕,但王命难违,只得赴约。勉强舞罢一曲,便想告退。偏偏五百勇士饮酒兴起,强邀牧羊女共舞。在混乱而激烈的过程中,牧羊女终于失去了她的孩子,悲痛欲绝的牧羊女也因此一病不起。死后的牧羊女,成为了鬼王的妻子。为弥补生前丧子的悲痛,于是生下五百个孩子。纵使如此,也仍不能化解她心中的怨毒。每当夜晚,她便化成狰狞的鬼母,到人间伤害婴儿,造成人间极大的痛苦和恐慌。有一天夜晚,鬼母归来,发现她自己的孩子竟然少了一个。她上天下地,不管怎么找都找不到。就在她肝胆俱催之时,佛出现了。原来,佛为了度化她,把她的孩子藏了起来。“你有五百个孩子,失去一个尚且悲痛欲绝;世人只有一两个孩子,失去了孩子,他们的心情如何?”鬼母豁然开朗,深深体会到往昔的罪孽深重。为了赎罪,便将自己的五百个孩子送给世间求子的夫妻。转念之间,鬼母化害生为舍生,从此被尊为送子观音。古人祈求观音送子的感应事迹:●湖南岳州(今岳阳)的杨心斋,朝拜普陀山。梦见大士折瓶中柳枝给他,说:“给你为子。”后来生下男孩,起名“嗣柳”。——《狯园》●湖南衡山的李佐尧,无子。哥哥李受尧,得到一本《白衣经》。于是,兄弟共开斋堂,供奉观音大士像,诵经、施送经书,兄弟各得一子。——《白衣灵验》●明时,江西庐陵(今吉安)的龙子翚(音灰),无子。妹妹得到一本《白衣经》,看到求子嗣的灵感事迹,就劝嫂子持诵。嫂子发愿持斋、诵经,次年就得到一子,聪明与众不同。——《南海慈航》●清朝雍正年间,江西临川的邹鲁,虔诵《观音经》,生下两子。心中暗想,这未必是菩萨的力量,心中渐渐松弛。两子忽然夭亡。于是悔悟,虔祷大士,发愿施送经书。妻梦见白衣大士笑容可掬,抱来一孩放在床上,次日生子。一年多后,又如前梦,再生一子。——《南海慈航》●明时,嘉定黄韫(音运)生的父亲,得子艰难。便念诵《白衣经》,力行善事。梦见观音大士抱一孩送他,说:“念你勤苦诵经、行善,寻得一位绝好秀才给你。”便生下儿子黄韫生。文名响亮海内,崇祯年间,中进士。——《现果随录》●天妃,是福建莆田林氏的女儿。父亲林惟悫(音确),做过宋都巡官,喜行善、好施舍,礼拜大士求子。后来,母亲梦见大士说:“你家世代善行,天帝保佑。”拿出药丸说:“服下此药,将得慈济。”于是怀孕。生产时,霞光照室,晶辉夺目,异香弥漫。——《天后志》
●浙江嘉兴的吴母,患病,无子。念诵白衣咒不停,印送无数,病愈,生子。后来,儿子官至少司农(官名)。——《灵应记》●汤门的方氏,儿媳屡次怀孕,都不能保全。发愿诵《观音经》一藏,印施二百卷。后来生孙子,起名“音保”。●清时,江西鄱阳的余郁文,无子。施送佛经千卷,梦见大士送子给他,妾刘氏也梦见大士抱孩到床前。不久生子,起名“经保”。●江西丰城的游九云,屡遭儿女夭折。于是,塑佛像、修桥补路、点夜灯为他人照路、施送茶水,一切善事,都乐意去做,又念诵《观音经》,于是得子。游年过六十时,儿子也能持家了。●安徽桐城的陈朝栋,得子艰难。虔诚诵《白衣经》,频繁梦见大士,不久生两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